不快乐的真正原因:没明白三件事
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雨
读书摘记——
不快乐的真正原因:没明白三件事
01
活在当下,才能快乐
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得有活在当下的智慧。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这个人就很奇怪,说,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
马祖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王阳明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简单来说,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幸福感之所以降低,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专注于某件事的条件。
一个人每天要受到无数信息的诱惑,又有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我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种把握现在,专注当下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快乐。
02
破除我执,才能快乐
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执,那人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们之所以觉得痛苦,是因为我们的失败。
所谓失败,就是事情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发展运行,事情到最后,并没有获得“我”预期的结果,所以“我”就会痛苦。
所谓的寻找快乐,就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有这样一句话: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面临生命中的重大变故,愁绪难解,苏轼选择忘掉自我,返归自然,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以此换来生命的洒脱和快乐。
所以,真正的快乐,是忘我的,是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03
少一点欲求,才能快乐
古代的圣贤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我们如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这个欲望,那个欲望就会冒出来,从此沉沦欲海,永远不能自拔。
《道德经》里也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
古代的张良、董仲舒、诸葛亮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淡泊之人。欲望少才能专注,所以最终他们取得了过人的成就。
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