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原创文字集万物有情

拾花人的背影

2019-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枯荷听雨hx
拾花人的背影

这张图片记录了2008年秋在新疆时的一次邂逅。转眼功夫,十多年过去了。不由再次感叹,日子真不禁过啊!

记得那天,乌鲁木齐的朋友驱车带我去拍摄胡杨林,返回的途中,与一帮来自内地的拾花人远远相遇。正是棉花收获的季节,无边无际的棉田,白茫茫一片。收工时分,田间地头和生产路上,拾花人成群结队,每个人的肩上都背着一只编织带,鼓鼓囊囊的,大概是装着自己的衣物和工具吧。他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开始返回临时的住处。

放眼四周,视线可及处,没有看到村庄,也没有民舍,这就意味着,这些辛苦的拾花人们,还要步行走很长的路程,才能到达自己的住处。

新疆土地广袤,我们行驶在公路上,拾花人步行在小路上,肉眼看着近,却还是有些距离的,便用长焦,远远地拍下他们的背影。

望着这些抛家舍亲,在异地他乡付出劳动和岁月的拾花者的背影,我的眼里和心里,总有几分的沉重。

远远的,还听到他们相互招呼着,说笑着,声音高亢爽朗,竟有几分河南口音,原来是我们的邻省老乡啊!

拾花人的背影

那些年,来自河南等省的大批内地拾花人纷纷涌进新疆棉区,并与棉区企业保持着长久的雇佣关系。他们之间互相带动,有的是夫妻双双进疆,有的是亲戚朋友或同乡结伴而行,他们在这里一做就是很多年,成为新疆棉产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而对这些拾花人来说,新疆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或可能是一生中到过的最远的地方。

然而,在这样身处异地,漫长又艰苦的打工生涯中,拾花人的生活,劳动,和背后的种种经历,留在故乡的孩子和老人其生存现状,恐怕很少被人关注和了解。记得当时的我,还有着择时择机对这一群体做深入采访的愿望,终未实现。

今天无意间在电脑里看到这些照片,曾经触动我的那个场景,那些背影,再次在心中泛起涟漪,情结所致,写下这些话,算作纪念。

拾花人的背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