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与《红楼梦》(2):虚假与真实(一)
自古以来《红楼梦》的分歧都非常大,不同人对于这本书可以生出完全不同的见解。网上经常会看到两派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休,仿佛他们读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红楼梦》。
原因何在?
还得回到最根本的“真假理论”上,有的人以假为真、有的人以真为假,但究竟什么是假、什么是真,很难说清楚。
我也一直想阐述《红楼梦》里的真与假,但是苦于不能更清晰、更详尽地表达,但这个难题却在读《三体》的时候豁然开朗。
《三体》第一部第五章中,汪淼在玩了三体游戏后对这个游戏陷入了深思,书中有如下描述:
《三体》(书中的三体游戏,下同)的真实不在于此(“此”指游戏中场景的真实)。记得在大三的一次信息课中,教授挂出了两幅大图片,一幅是画面庞杂精细的《清明上河图》,另一幅是一张空旷的天空照片,空荡荡的蓝天上只有一缕似有似无的白云。教授问这两幅画中哪一幅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答案是后者要比前者大一至两个数量级!
《三体》正是这样,它的海量信息是隐藏在深处的,汪淼能感觉到,但说不清。
他突然悟出,《三体》的不寻常在于,与其他的游戏相比,它的设计者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游戏的设计者都是尽可能地增加显示的信息量,以产生真实感;但《三体》的设计者却是在极力压缩信息量,以隐藏某种巨大的真实,就像那张看似空旷的天空照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36391/553b07f0a22d241e.jpg)
我找了《清明上河图》(局部)和一张天空的照片作对比,直观感受一下什么是“海量信息隐藏在深处”,什么是“极力压缩信息量”,什么是“隐藏某种巨大的真实”。
三体游戏是“地球三体组织”(ETO)成员做出来虚拟三体世界的游戏,目的是让玩家了解“主”(三体世界),但游戏却没有向玩家提供任何世界观资料,那个世界的运行规则需要玩家自己琢磨,所以这个游戏除非高级知识分子平常人是玩不下去的。
于是汪淼在第一次登录游戏后有了以上的感悟。
他想到了信息量,看似简单的事物背后所隐藏的内容或许是很庞大的,比如天空。
我们只看见空荡荡的蓝天和一丝若有若无的云,但这蓝天之外是宇宙,是太阳过于强烈的光在大气层中折射,致使我们看不到宇宙群星,我们看不到,但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
而宇宙的信息量比庞杂精细的《清明上河图》大得多。
那么,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星罗棋布的宇宙是真,空空荡荡的天空是假。
海量的信息隐藏在天空的背后,那看似空旷的天空是障眼法,它极力地压缩信息量,让你无法窥视宇宙的真相。
“极力压缩信息量,以隐藏某种巨大的真实”,这句话给我的震撼着实匪浅,这是我一直想说但没能说出的话,这正是《红楼梦》的核心技术,更是它的创作思路。
我怀疑刘慈欣是懂《红楼梦》的,但没有证据,我所读过的他的作品中没有与红楼有关的内容,但他是懂东方文化的,三体游戏中涉及到许多古人,对每一个人物的风格把控都很精准,比如墨子diss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有对“道”、“空”、“无”、“三生万物”的解读,都十分精彩。
真与假的问题,值得深思,让我们继续从《三体》中发掘《红楼梦》的破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