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书笔记(十)
此记第四十七篇至第五十三篇。
第四十七篇是《宋人及楚人平》,鲁史从不记载他国议和之事,但此篇中记载了。我们常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此篇便是明显的春秋笔法。楚强宋弱,楚军围宋,楚臣司马子反受楚庄王之命爬到土山上查看宋城内情,司马子反在土山上偶遇宋臣华元。司马子反问华元宋国情况如何,华元回答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到了易子而食的程度。司马子反疑惑为什么华元告诉他实情,华元说因为司马子反是君子,故如实相告。司马子反也告诉华元楚军只有七天的粮食。子反回到楚庄王处如实禀告,楚庄王听到宋国情况后决定一定要攻破城池,子反说自己把楚军只剩七天粮食的事情也告诉宋国了。子反说小小宋国都有这种不欺人的君子,堂堂楚国难道没有吗?楚庄王说“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依然决定要攻破城池后再走,子反说大王您自己留这吧,我要回去。楚王也决定回去。春秋中以楚人宋人称这两位大夫,意为贬低,因其只是臣子,却不讲政治,擅自作主讲和。
第四十八篇《吴子使札来聘》。老吴王有四个儿子,均为同母所生,老大、老二、老三、季札,季札最小却最有才华,大家都喜欢他,想让他即位。老大说,现在把王位传给他,他肯定不接受,不如我们兄弟四个轮流做国君,每个人都传位给弟弟,最后就可以给季札了。于是老大老二老三依次做国君依次去世,此时轮到季札了,但季札在出使他国,不肯回来,庶子中年龄最大的名叫僚,就即位国君。季札回国后,把僚当作君主相待。老大的儿子阖闾认为僚抢了季札的位置,不配做国君,于是派人刺杀僚,要让季札即位,季札说,我要是即位,就相当于和你同谋篡位,于是离开了吴国。大家都赞美季札。
第四十九篇《郑伯克段于鄢》,古文观止开篇便是《左传》中的这篇,这里的《郑伯克段于鄢》是《榖梁传》中的,事情相同,但风格不同,这像一篇评论员文章,作者的态度是不该杀自己的亲弟弟。第五十篇《虞师晋师灭夏阳》,此篇出自《榖梁传》。讲的是晋国借虞国道路灭虢国回来后顺手又把虞国灭了的故事,之前的笔记中记过一篇《宫之奇谏假道》便是此事。第五十一篇《晋献公杀世子申生》,出自传说中的《礼记》,自此篇后六篇均出自《礼记》,此篇讲的还是骊姬之乱的事情,之前讲过。
第五十二篇《曾子易箦》。“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开头这段描写十分有画面感。家童问:这么美好而光滑的床席,是给大夫享用的吗?子春让家童闭嘴。曾子问家童:你说啥?家童重复了一遍。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赠送的,让儿子曾元换掉这席子。曾元说父亲病重,大半夜的折腾什么席子。曾子说: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坚持换掉席子。大家只好把他扶起来换掉席子,再扶他睡下,还没睡安稳就去世了。曾子认为病死在大夫才能用的席子上是不合礼数的,坚决换掉。不愧是《礼记》。
第五十三篇《有子之言似夫子》。孔子的几个徒弟,曾子、有子、子游之间的对话。此篇比较难理解。文中把孔子称为夫子。曾子说孔子曾说“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此句的意思是丢官后要快些贫穷,死后要快点腐烂。有子不相信是孔子的观点,就算孔子说过类似的话,也一定是另有所指。曾子把这些话告诉子游,子游也觉得像孔子说的:“以前孔子在宋国的时候看见桓司马用石头做棺材,三年还没做好,孔子说这么浪费还不如死后快些腐烂,是说给桓司马听的。南宫敬叔丢官后入朝行贿。孔子说丢官后像这样行贿,还不如丢官后快些贫穷。这话是对敬叔说的。”有子说这就对了,这不是孔子原有的观点,孔子在当中都宰的时候,曾制定过棺椁的规格,由此知道孔子并不主张死后要快速腐烂。他自己丢官后,打算去楚国,先叫子夏去接洽,又叫冉有去致意,由此知道孔子并不主张丢官后要快速贫穷。此篇似在说明有子根据孔子的行为来判断孔子的言论,能够观其言而察其行,而不只是教条地遵循孔子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