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都江堰》赏都江堰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余秋雨。
拜读了大作家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他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竟然胜过名扬中外的万里长城。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的修建早于万里长城。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冲着这一点我绝对不会错过都江堰一游。 都江堰景区离成都市区六十多公里,市区有地铁公交可以到,但要3个多小时,我选择城际列车一个多小时可以到。顺着一条奔腾的大河慢慢接近景区,耳畔的水声愈加轰鸣 。这条大河应该就是岷江分流下来的内江吧!

自古以来岷江水患严重,岷江落差有两三百米,水流湍急,气势汹汹往巴蜀之地奔腾而下,在那个年代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幸运的是他们迎来郡守李冰,创造了这样一个神奇的工程。

戴着耳机,听着景区介绍一个人边听边看,慢慢地了解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有 飞沙堰,鱼嘴,宝瓶口,离堆这几个部分,飞沙堰是古代劳动人民把石头装进竹子编的笼子里一点点的堆出来了,利用离心原理分离沙石,宝瓶口是开山凿出来的,江水分流灌溉农田,鱼嘴是用大石块堆积而成的,缓解水流,控制宝瓶口的流量这些地方巧妙的设计,看似简单又不简单,几个部分相辅相成又各司其职,分离水流,泥沙,缓解水患灌溉农田,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李冰父子组织修建历时八年,后面历代负责人都齐心修理维护管理,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样的伟大的工程, 岸边二王庙,诉说着着老百姓对李冰父子的怀念和敬仰。

这真是一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万代的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都江堰是一处值得一去的景点,美景称不上,但这个水利工程很让人震撼,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