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贵与安娜》看父母辈的婚姻
《牧马人》原著作者张贤亮曾说过,“中国人的婚姻,有很多是一壶凉水放在炉子上,结婚时没有感情,但慢慢越来越热”。
而王贵与安娜的婚姻也验证这句话。从初始起,不管是从名字、外貌、谈吐与气质看,二者都是不相配的,但是她们却平安携手50年。
从名字看,王贵是西北土名;安娜则来自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从说话,王贵一出口,一口浓浓的农村话;而安娜则是一口普通话。
从气质,王贵是个土暴子;而安娜,则正如安母所说,她一出生,她们家就被打倒了,安娜没有享受过,但她天生周身就散发着挥之不去的小资情调,这份独特的气质在那个革命年代里显得尤为突出。
但就是这么两个不相衬的人,在安母的攝和下结婚了。出于对安娜的喜欢,以及对安母的感激,王贵从结婚起,直至晚年,家里基本上都是他做饭,数十年如一日。而安娜只是在王贵忙不过来,不能回家做饭的时候才做一下。并且王贵从来不觉得自己做饭是委屈了自己,是对老婆的妥协。在他眼里,娶老婆就是让老婆过好的。
为了这个目标,他努力代课,多挣点钱。甚至出国去进修,只为让老婆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就因王贵这朴实的愿望,让安娜从内心接受了这个她不满意的男人。虽然她嘴硬,不舍得当面夸王贵,但内心深处开始疼爱丈夫。这也让他与安娜一生,事情家庭都还算顺遂。
十几年生活走来,在安娜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调教下,步入中年的王贵不管是气质,还是谈吐都有了变化。作为教授的他,对于年轻的女孩有着吸引力。
当然,无论男人女人都有虚荣心。尤其是男人,面对年轻貌美女孩的主动投怀入抱,像柳下惠式半点不动心的男人很难找到。
王贵一辈子都被老婆嫌弃,突然有个漂亮女孩用着崇拜的眼神,说是崇拜自己。他可能没有真的动了心思,但是他是享受小姑娘的那份崇拜的,用小姑娘的爱慕满足自己在老婆那缺失的优越感和虚荣心。
而这其中源于王贵自身对于责任的认识,因为他知道自己身为男人的责任。
他很清楚男人娶妻生子,组建一个家庭,不仅仅是只赚钱养家,同样对于家务也是有义务共同承担的。他虽然出身农村,但是他没有农村男人的恶习,认为家务是女人的责任。
在妻子安娜和自己母亲发生矛盾时,他也没有向着自己的老妈。虽然在母亲的威胁下,他打了妻子,但他知道老妈也有错。
在对孩子教育上,王贵对一子一女没有重男轻女,他虽秉持传统观念,觉得儿子才是传宗接代之人。可他尽量对儿女一视同仁。
王贵和安娜两人相互扶持,创立的家是温暖的。他们从不对孩子区别对待,更是很少去抱怨对方,心一处使劲,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在他们互谦互让之下,夫妻没有本质上的矛盾。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现在的年轻人流行断舍离,不明白老人为什么喜欢存货,不喜欢扔东西。他们不明白老人对于旧物的依恋,每一件旧物上都有他们的情感寄托。
因为人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们的爱情从不爱到爱,到老年的无法分开,两个人的手牵得越来越紧。从不相干的两人到最后变成无法分割的血亲,只因他们懂得珍惜。
珍惜眼前拥有的,多检讨自己,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别人,少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幸福根本就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