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谈治病原则(第212-215句)
2024年11月13日,第39天读《黄帝内经》第212句-215句。
第212句【原文】帝曰:善。服窶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素问•至真大要论》
意思:
黄帝说:讲得好。那么,为什么服用了寒药而热证更甚,服用了热药而寒证更重呢?岐伯回答说:这是由于只看到病人邪气炽盛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虚弱的一面,只知道抑制旺气,就造成了相反的结果。
第213句【原文】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
意思:
黄帝又问:还有的并没有治疗炽盛的邪气,也出现了寒而更热,热而更寒的情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回答说:问得真详细呀!这种情况是由于食物五味偏盛造成的。五味进入胃肠,归入各自所喜的脏器:酸先入肝,苦先入心,世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时间一久,本脏之气自然增长,这是物质转化的常理。然而,长久地过食某一味的食物,就会使本脏之气过于旺盛。从而打破了五行的平衡,成为疾病产生的根源。
第214句【原文】夫阴阳逆以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
——《素问•标本病传论》
意思:
阴阳、逆从、标本作治疗的原则,可以由小知大,从一种疾病推知许多种疾病的危害。由少知多,由浅知深,可以言一而知百。由浅便能知深,察近便能知远,标与本的道理容易理解而在实践中却难以做到。
第215句【原文】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意思:所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就是逆治。所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表现(假象)一致的,就是顺治。
先得病而后气血逆乱的应该先治原发病;先气血递乱而后得病的,应该先治气血逆乱。
先有寒证而后变生他病的应先治寒证,先生病而后变生寒证的应先治原发病。
先有热证而后变生他病的应先治热证;
先有热证而后生脘腹胀满者,应先治标(中满)。
先生病而后导致脘腹胀满的,应该先治标(脘腹胀满);先患脘腹胀满而后造成心中烦闷的,应该先治本(脘腹胀满)。
病发而表现为有余的实证,应该在治本的基础上治标,即先治本后治标。
先生病而后泄泻的,应先治原发病;先准泻而后变生他病的应先洽泄泻,一定要先把壮泻治好,才能治疗变生出的别的病证。
人体有侵入的外邪之气,也有自身的真气。大小便不利的应先治标(大小便不利),大小便通利的应先治本(本病)。
病发而表现为不足的虚证,应该在治标的基础上治本,即先治标后治本。应该谨慎观察病情的轻重,认真推究病患的实际状况,病轻的可以标本兼治,病重的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先治标还是先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