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旅行·在路上

【摩洛哥】丹吉尔二三事

2019-05-29  本文已影响7人  陈亦亦

我决定从丹吉尔开始记录我的摩洛哥之行,它不是起点亦非终点,却是我此行最喜欢的一个城市。


此刻是凌晨一点,朋友们都睡了,我一个人坐在阳台,只要微微扬起头就是一轮明月。这是一套新装修好的套房,大约一百五十平米,干净简洁设施齐全,有宽敞明亮的厨房和能吹到大西洋海风的阳台。

阳台外依然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并且还在塞车,不远处传来嘈杂欢快的歌舞声。这里是摩洛哥的丹吉尔,它扼守着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仅隔十几公里。自公元前六世纪建城以来,各路枭雄纷纷在此上演权利的游戏,直到十九世纪摩洛哥宣布独立,才收回城市主权。

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汇点,斯帕特尔海角灯塔

在到达前我很难想象,在遥远的北非,一个穆斯林国家的夜晚竟是如此热闹。在这里,大西洋的海水蓝得让人沉醉,之前时有时无的手机信号变成了4G,街道两边是鳞次栉比的餐馆,好车多了起来,人也比其他地方更开放,小哥哥们会在街头索要电话号码了,洗澡时水温度恰到好处,洗衣机繁忙的工作着,我们的脏衣服洗了一桶又一桶。

大西洋的海风像个脾气暴躁的男子,海水却蓝得抚慰人心。这家咖啡馆有绝佳的地理位置,一个小小的门进去转过一个弯后柳暗花明,一大片蓝就在眼前。咖啡馆分了好几层,每一层都坐满了惬意的人,时间?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可以就这么坐到地老天荒。

丹吉尔老城如同一千零一夜里的景象,房屋密集,街巷交错,往往转过一个弯就是新的风景。遇见一家画廊,和老板聊了会天。在热闹的集市买了明信片、邮票。噢,还有一面镜子,后来让我无比头痛运输问题的镜子。当然最后它还是安全到达,现在放在我的书房,这是一面有故事的镜子。

吃完排了两小队的网红晚餐后我们沿着海岸散步回家,夕阳余晖里空中盘旋着数不清的海鸟,我们笑嘻嘻地边走边讨论,这是什么鸟?它们会不会在我们头顶拉屎?海风吹啊吹,很惬意很畅快。

排了两小时队的网红烤鱼

说到吃,我们可是相当热衷。抵达丹吉尔当晚,我们在网上找了一家评分很高的西班牙菜,大快朵颐。重庆胃被重庆味养刁了,一路上只要可以操作都尽量自己买菜做饭,但在菲斯与舍夫沙万可以选择的蔬菜和肉类实在太少,而丹吉尔就不一样了,第二天我们就找到一家大型家乐福,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在这三天里我们逛了几次超市,买了很多蔬菜和肉类,还有调料和酒。我们做饭、洗碗、整理厨房,这些生活里最琐碎的事洗去了旅途的疲惫,仿佛我们就是丹吉尔人,只是重复了平凡又愉悦的一天,这样的感觉让我分外依恋。

队伍里有大厨,至于我就打打下手,盯烤箱。

不顾被海风吹乱的头发,一心守着烤鸡腿

时间来到在丹吉尔的第三天,我们的摩洛哥之旅也将进入倒计时,我开始焦虑,开始恍惚,开始乐不思蜀...我是多么喜欢丹吉尔啊,旁晚在海边等日落,看小孩戏水,路过的人会对我们微笑问好,会温和的问能不能合个影。大西洋的海风把头发吹得像稻草,晒不晒黑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回程时司机大声放着MJ的歌,我们合着节拍哼着歌,在节奏的间隙里传来欢快地笑声,我扭头看见车窗外是另一片热闹的海滩,在落日余辉里,一个个剪影是如此生动,这才是人世间最真实的幸福。

下车时那个如此可爱,甚至邀请我们去他家晚餐的司机居然扣下了本该找补给我们的钱,笑得毫无歉意的开车离去。剩下我们在路边面面相觑,这大概也是人世间最真实的现实吧。

      海边偶遇的一群小哥哥

后来我也想过为什么我这么喜欢丹吉尔?它和那些著名的旅游城市比起来并不出众。一路走来我的同伴也更喜欢蓝色的舍夫沙万或者撒哈拉沙漠,但我就是喜欢丹吉尔,当我们搭乘的小车缓缓驶入城市,我就喜欢上这里了。

酷似非洲地图的非洲洞

也许是走过沿途荒漠、黄沙漫漫,忽然看见广阔的大西洋吧,它和我见过的其它海都不一样。也许是折磨我的皮肤过敏来到丹吉尔缓解了很多吧。也许是......管他的呢,其实没什么理由,就是喜欢。

让我回到这里,一次又一次,于是有了这篇游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