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127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9人  小丽_7436

今日学习:得到专栏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241讲:解除抗拒 | 变革的底层逻辑

见:变革常常是反常态的,它天然就会引发我们的本能排斥。变革失败的原因是个人和组织的变革,让变革对象本身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固定桩可以给我们最基本的安全感。寻求强有力的支持,是变革发展中最常见的固定桩。后援和支持体系也有帮于变革者消除心理疑惑。

学以致用,努力把学到的管理学知识有意识地融入到工作中去,制定个人改善计划,练习和使用所学知识,本质是在诱发变革,只有经历变革,受到实战的检验,才算真正开始掌握一门知识,或一个技能,否则都是纸上谈兵。但惯性的力量是巨大的,变革从来都不容易,变革是否成功和变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几乎没有关系。

老师举例,温伯格的十指相扣实验,改变双手交叉习惯会带来不适应性,来说明惯性的力量,以及变革的不易。这种下意识的反抗是因为我们的头脑已经高度适应了原有的模式,所以,面对新的东西它会下意识地产生排斥的指令,就好比我们在医学上所讲的排异反应。

推荐阅读:IBM的CEO郭士纳的名著《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其中举例了其任职美国运通公司变革的案例,也详细地描述了IBM的变革过程。有人总结IBM的变革能成功,主要是增加了“固定桩”。固定桩,就是攀登冰山的人,每隔一点距离就会在冰壁上钉上一个可以承重,可以作为安全点的一个钢钉。确保可以相对安心地向上攀爬,就算偶有闪失,起码滑落到下面的一个固定桩,就会停止滑落。不会因一个小失误而跌落谷底,或者是完全因为恐惧而停步不前。

举例,潍柴动力这些年在海外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并且能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所有重大决策中,潍柴动力的谭旭光董事长都会亲自挑选两支独立的参谋队伍,从不同的角度,背靠背地发表意见,然后,他再广泛听取意见,最后拍板。那些背对背的顾问,作为后援和支持体系,可以帮助变革者消除心理疑惑,坚定了变革的信念。

感:

按照老师对固定桩的介绍,结合得到听书中《谁说大象不会跳舞》的内容,IBM的变革应该是郭士纳前期充分调研后,找到了自身规模大,用户多,整合能力强的优势,通过提供服务这个第二曲线,降价和放弃个人机等竞争性业务,改革官僚作风,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没有激烈的组织变革,才能让大家在相对熟悉的环境内,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能完成变革的过渡。

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策略,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及现在提倡的微习惯等,都说明有目标后,稳扎稳打逐步实现,反倒有可能实现改革目标。如变革的动静太大,让人不适应,如同过快进入学习的恐慌区,可能欲速则不达。

东岳老师在变法悖论,为什么改革常失败中说,变革,就会触动或者损害原有社会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而他们统治着社会,是社会有组织有力量,最有实力的人群,不可能允许改革对其利益的触动。老师还辨析了政治学上“改良”和“革命”的区别。现在的改革和古代的变法,都应该归在改良之下。所谓“改良”就是不通过暴力战争的方式,改变国家的制度。所谓“革命”就是以暴力方式,推翻原有统治阶级建立社会制度的新构型。

思:固定桩,后援以及支持系统

也做了十指相扣的实验,果然不适应,一旦松开,如果不刻意思考刚才的改变,很容易按照原有习惯的交叉方式十指相扣。就知识而言,寻找固定桩,应该是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新知识纳入到旧有知识体系中。想学以致用,还是应该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原理,熟知核心概念,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找到后援及支持系统,可以是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组队结伴学习,可以是求师拜友向高手学习,也可以是找到合适的工具,能提高效率。

行:听书和看潍柴动力的并购史,多一点儿稳扎稳打,不走捷径的意识,不怕慢,保持每日学习节奏。
#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127 #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127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