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P2P网贷平台繁荣的日子可能难以持续了?
随着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市场对金融形势和改革发展高度关注。于是,各种各样的论坛、各种机构的专家粉墨登场,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山哥也曾经参加过很多这样的论坛或者会议,刚开始时,见到国内外那些挂着各种名头的专家,就像见了心仪已久的女神一声,仰慕之情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用心听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认真记每一个观点,生怕错失了一点营养耽误自己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5955488/7f3a0d97a7e2e2e2.jpg)
可是后来,这样的论坛、会议参加得多了,类似的专家也见得多了,就开始犯困,不是他们的演讲不够激情,也不是他们的观点不够精彩,而是他们的演讲、观点果真只是“个人观点”,听得多了,让人更加糊涂,甚至对现实产生怀疑,还不如不听。
山哥并不是在这讽刺专家,尽管有不少人称他们为“砖家”,但绝大多数专家之所以能成为专家,还是术业有专攻的。只不过,有时论坛或者会议的组织者可能没有找对相关领域的人,亦或专家头天晚上没睡好,才造成演讲不够精彩或者观点过于雷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5955488/79e8ca9021432c5c.jpeg)
举个例子吧。
8月3日,由《亚洲银行家》杂志主办的“2017中国未来金融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杨助理在会上表示,中国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延续了分业思路,众筹让证监会管,P2P让银监会管,但按照信息中介原则来说又跟银行业监管不是完全一致,因此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中央和地方监管协调理论上确实存在问题,监管协调矛盾是存在的。
杨助理认为,未来对于类似于像P2P这样既在国家层面又在地方层面涉及到监管矛盾的一些问题,这个矛盾短期内还不是能够解决的。因为一方面监管规则按照自上而下集中度是不断的提升;另外一方面还面临权利不是很突出,但责任仍然很突出的这种差异化矛盾。
最后,杨助理预测,未来P2P网贷平台繁荣的日子可能难以持续。但因为各国对P2P网贷平台的差异化定位,未来信息中介平台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是不好预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955488/035f66bcbfd3da3d.jpeg)
犯困了没有?反正山哥是困了,真不愿去想他到底说了啥。
不过杨助理的一个观点还是挺尖锐的,那就是“未来P2P网贷平台繁荣的日子可能难以持续”。
这句话有没有毛病?
其实怎么说都行,在这两年的强监管环境下,未来P2P网贷平台想像几年前那样野蛮生长,几无可能。
但P2P网贷平台未来还会不会繁荣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杨助理认为“可能难以持续”,依据是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监管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对于这个依据,山哥不是太懂,也尚未听说哪家P2P网贷平台因此而倒闭或者退场。
而且山哥也坚信,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监管,还是地方层面的监管,未来一定会更科学、公正、理性,即便两者万一出现矛盾,影响的也只是区域,阻挡不了一个行业的发展。
不过,杨助理值得佩服的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虽然得出了“可能难以持续”的结论,但随之又说了句“但因为各国对P2P网贷平台的差异化定位,未来信息中介平台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是不好预测的”。高,是在是高,一句“不好预测”可谓胜过千言万语,也等于“我什么也没说”,至于究竟怎样,还是听众自己去判断。而且,一句“各国对P2P网贷平台的差异化定位”,一下又把讨论的范围扩大到了国际,更是让人佩服的摸不着头脑。
![](https://img.haomeiwen.com/i5955488/7f7f58b3873e5637.jpeg)
怎么样,山哥前面说的没错吧?是不是听了专家的话更加糊涂了?
其实,没什么?就像炒股一样,判断一只股票,专家分析、小道消息不是不可以信,但最终还是要看市场基本面和这只股票背后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
应该都还记得两年前,P2P网贷平台蓬勃发展,妇孺皆知,老头老太太把棺材板儿钱都拿出来进行投资,而因为监管的缺位,一些不良平台非法集资、跑路,弄得行业乌烟瘴气,风声鹤唳。但P2P网贷行业停止发展了吗?行业没有繁荣吗?
如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一些不良平台淘汰出局,一些对行业缺乏信心的平台宣布转型、良性退出,行业发展环境日渐风清气朗,作为金融业改革创新的尖兵,作为实体经济的支持者,如今的网贷行业还有什么理由被一次次地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