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些、细些、再细些
2018-11-05 本文已影响29人
zerocards
很久之前曾听逛逛这么说过:细些、细些、再细些。 任何事情,只有足够的了解,才可以拆到够细。
早起进行语音写作。
一天5:40开始,一天5:30开始,再一天5:20开始。持续的记录数据,可以看到每天开始时间的变化。一天6:40结束,一天6:30结束,一天6:20结束。持续的记录数据,可以看到每天结束时间的变化。
统计每天语音写作时间和语音写作字数,可以算出每分钟语音写作的字数。一开始一分钟160字,之后一分钟200字,再然后一分钟250字。这样的速度是否还能再提高?300字,400字,500字?这样的速度能维持多久?1小时?2小时?3小时?
要有足够了解,首先要有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无法积累。
其次要有思考,没有思考,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做,不会有变化。
最后要有变化,不断的假设实验,检验这些假设条件是否有效:
早晨为何能做到,晚上做不到?
昨天为何能做到,今天做不到?
昨天是什么状态,今 天是什么状态?
刚开始是什么状态,结束又是什么状态?
某一个月为何能做到,这个月为何做不到?
假设来自于对细节的观察。再从细节中,归纳出不同的分类,最后形成简单的原则,形成判断的标准。
有记录,有分析,有思考,有实验。所有的事情说起来都是PDCA,所有的原则都是那么言简意赅。
但只有自已去做,去感知,去思考,才会有第一手细节的体验,才会有真正的了解,才会有真正的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2464/de4f07c3d184fea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