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01
自序中开宗明义地指明了解决焦虑的方法
——不执著。
如果问我今日份阅读给我印象最深的词,莫过于这个了。
1.
一早收到姐姐发在群里的照片,
身着旗袍,手举葵花。
又偶然看到小伙伴发的南方妈妈们的陪考同款照片,有人说缺旗袍,有人说缺身材。
说笑的背后,确实有一些焦虑存在。
比如,对经济现状不满意的焦虑,对身材不满意的焦虑......
于是,有人执著于赚钱,有人执着于减重。
外人看着会不会有一种担心,想要“旗开得胜,一举夺魁”,万一失败了呢?
也有父母怕给孩子和自己压力而不去跟风的吧。
佛说,
想要最终的解脱,
就一定要断除“妄相”和“妄念”。
我的理解,
“妄相”是对外所见所闻,“妄念”是对内的所思所感。
你怎么看待大胆把祝福穿在身上的妈妈们呢?
你会给她们下什么样的结论,或者会如何评论她们?
你是否支持这些妈妈们,或者你自己会不会也这样做呢?
佛陀又会如何看待?
如果佛陀是一个今天参加高考的孩子的妈妈,她会如何穿着?
不焦虑的人才会有这闲心操这蛋心吧,哈哈哈...
莞尔间,想着自己将来面对这一天的时候会以怎样的姿态候在考场外。
或者,那天我已修得该穿啥穿啥,该干嘛干嘛了呢?哈哈哈~
2.
我活到近40岁才第一次听完完整的《金刚经》诵读,
第一次看解读《金刚经》的书籍。
我的孩子因为有我这个觉醒中的妈妈,
4岁+就开始听金刚经,
说菠萝蜜不是吃的么?
哈哈哈~
其实很早就知道
——执着于什么,便被什么所苦。
只是,我们的执念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所以自然,卸下它们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知道”与“做到”之间,是实践和领悟的交织。
3.
回首过去的数十年,
我曾经执著于完美,执著于自我意识,执著于永远,执着于圆满......
执著于完美的结果之一是,
我的婚姻破裂。
我破罐子破摔,差点毁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支离破碎到不把自己还原就没办法再活下去,于是我俯身拾起一地碎片,一片一片地让自己回归,甚至重塑,我成了新的自己。
执着于自我意识的结果之一是,
对自我的认知过于依靠外界反馈,情绪很容易被风吹草动影响。
去年底,显著的情绪问题,在我的身体上显化出来,潜伏很久的囊肿感染......
直到我接纳自己的情绪,并用植物的智慧去守护它,反复复发的囊造才不再在我的身体里蠢蠢欲动。
执着于永远的结果之一是,
以为和一些朋友会永远那么要好,但是竟然就那么莫名其妙地淡了。
直到我接受了他人的转身,祝福她们去走自己想走的路,自己也才得以对那些背影挥挥手转身去走自己想走的路。
原来所有的相遇,都是交集之后的渐行渐远,然后在未来的某个节点再重逢。
执着于圆满的结果之一是,
第二段婚姻我继续执著,内心的执念是我一定要修好婚姻这门功课,结果苦不堪言。
直到我允许自己修不好,婚姻才渐渐好起来。
4.
这种执着无所不在,
当我带着觉察去生活,它们不再能轻易地使我屈服。
比如不再执着于完美,允许自己完成就好,反而很多时候,挺完美的。
比如不再执着于做完,做多少算多少,做一点算一点,慢慢的,都会做完的。
比如不再执着于角色,我是女儿、妻子、妈妈等等等等,社会赋予我各种角色,但我会时常提醒自己,回到自己这个本来的角色,便很容易从各种角色中抽身。
现在的我,越来越能体会到活在当下的乐趣。
活在当下是什么?
是安住于此时此刻此地,
读书的时候就读书,书写的时候就书写,把自己投入进入,感受到的是一次次活在当下的心流。
如果放不下执著,
或许可以投身于执著,
只是去把自己执著的事情做好,
用心流替换焦虑,也不失为一种摆脱焦虑的方法吧。

不必有看法或担心,
去欣赏高考这道独特的风景线就好。
年轻多好,意气风发。
父母多好,倾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