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工具每天写1000字谈写作

《文案觉醒》|好的问题比答案重要

2017-04-06  本文已影响64人  曾琦

抱着对文案好奇的态度,买来一些文案创作方面的书来看看,想知道这些整天和文字打交道的人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呢?

这本书别看它好像有蛮多内容,总结下来,朱家安先生主要想要传递的观念是:文案是人与人的连接器,为用户创造价值是文案人的使命。

都说现在是内容创业的好时机,而实际上只有那些有过积累的人才可能真正享受到这波最早期的红利,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前进的人就需要潜下心来看看这批既得利益者们正在做的事儿。

今天下午在和菜头先生的专栏里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从他那几篇劝大家写文章的教程出现后,许多人纷纷开立自己的公众号,开始踉踉跄跄地走上“原创”的道路,这次召集出那么多新作者,看到那么多同伴还是蛮开心的。

他并没有劝说要靠写文章生活,而是作为一个小小的爱好做下去,当作锻炼自己的一个小工具,也就不要有那么多妄念,而这样的心态往往能够产生更加奇妙的结果,许多人都开通原创功能,也得到赞赏。

在本书中,朱家安先生虽然也分析了许多大号,希望大家能过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但是其中有一个观点倒是挺有意思,他说:小心标题党

他说的标题党是那种只用10000+的那种标题骗取大家的眼球,而文章的内容实际上没有什么价值,那么这样其实是在自损,失去更多的是你的信誉,读者会有种被骗了的心理,这样一来得不偿失。

他也认为标题很重要,毕竟一个标题是让人是否点进去看的关键因素,所以他提出了一种叫“CBI创意标题观”:

Connection,好标题要与用户建立联系;
Benefit,好标题要给读者明确的利益承诺;
Interesting,要引起读者七情六欲中的某些情绪共鸣。

最后一点的意思是你的文章需要调动读者的七情六欲,能够控制读者的情绪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不敢认同。那如果是说你的文章是能够激发读者对你所描述的故事或是讲的道理产生认同感,能够感同身受倒是好一些。

其实目前许多人的情绪确实是被媒体、自媒体牵着走的,我想那样的做法始终存在问题,就好像你不能用某种手段去控制人,即使有人愿意或是不自觉能被控制(特指坏的方面)。

书中还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运用内容总监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内容对用户的价值点是否传递清楚了?内容是否具有可传播性?是否达到了商业目的?哪些元素可以精减?

文案本身创作是一个基本的环节,背后主要还是能否用文案连接到大家,能够通过文字的表达来传递出一种价值观或是认同感。

就像昨晚得到的例会直播中罗振宇先生说的“得到的用户会有一种很强的认同感,对自己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会认为自己就是积极好学,上进的人......

无论哪个社群,本质上都是在寻找一种和自己类似的同伴,好让自己能够在这个部落里找到大家都认可的价值观,一种认同感。

新媒体人也最容易被KPI绊住,用粉丝数,转化率,发布文章数量等指标来衡量工作。而朱家安先生认为虽然新媒体的门槛较低,但实际上进入的是一个丛林,考验的其实是个人的综合能力。

如果被这些表面的KPI指标绊住,那么就很难去思考能为你的用户创造什么价值了。

他提出,如果能在写文案之前,想一想:

这个标题吸引自己吗?看完这篇文章需要花几分钟时间?这几分钟花得值吗?为用户省时间,把可有可无的段落找出来删掉,会不会好一点?这样的排版,有没有便于阅读?我愿意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吗?

当你知道为何出发,也就更容易发现脚下的路。

我相信好的问题总是要比答案重要的原因是,只有问出好的问题了,才能知道接下来如何进行下一步,如何思考接下来的事情。

如果文案人是为了讨好老板,抱着要早点下班的想法来思考的话,那也很难为用户创造什么价值,因为他最先想的不是用户需要什么,而是我的老板想要什么。

书中除了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之外,也推荐了一些电影,如《功夫熊猫》、《霸王别姬》、《喜剧之王》,同时也推荐了部分书目,如《广告的艺术:乔治·路易斯论大众传播》、《蔚蓝诡计》、《严歌苓全集》、《顾准日记》.......

读这本书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适合刚刚加入新媒体行业或是想加入还没有加入的人看,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价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