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佛[16]学佛要发菩提心:学佛的目的(一)
对于每个学佛人而言,佛法修学是很重要的环节。修学佛法的目的是就要修、要证。那么在学佛的过程中,行人会涉及到哪些问题呢?这是大家需要知道的。在第三讲中,主要讲述了世尊的修持、什么是佛法僧、五戒十善。当我们对佛、法、僧、戒的基本概念有了认识后,就要开始探讨如何学佛。关于如何学佛,我们分五大部分来讲,一、学佛要发菩提心。二、学佛的进程。三、学佛的次第。四、佛法的体与宗派。五、法义的抉择。下面,我们来逐一的分析。
一、学佛要发菩提心
(一)学佛的目的
如果我们对“四不坏净”的概念清晰了,法义 也抉择了,那么就需要开始思考学佛的目的了。
虽然我们的修行重点、核心在解脱,但解脱并不是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菩提心”。我们学佛不是为了自己了生死,这一点一定要清楚。
我们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里面已经轮回了生生世世了。单从今生今世来讲,我们有父母亲朋好友、有妻儿子女。不算释迦佛之前吧,单说从释迦佛之后,我们也都轮回了二千五百多年了。仅是二千五百多年以来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四亲六眷,这笔帐一算就知道了。我们现在眼前所见的,所碰触到的,都可能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亲眷、亲属。无论是碰到仇人也好,还是看到恩人也罢,都可能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亲眷、亲属。既然如此,看到恩人也就无需那么冲动,碰到仇人也便不会那么憎恨了。因为他们都在轮回着呢,所以当自己学佛受益以后,我们应该发菩提心,把自己学佛的历程教给身边这些人。
我经常讲:我们要熄灭贪嗔痴。我之所以讲熄灭贪嗔痴比较多,那是因为我的侧重点在解脱。那么,我为什么要重点说明这一点呢?因为若是没有把解脱作为我们修行的核心、重点、重心,而是一个劲地空发心,空发愿,悲天悯人,这样的学佛就是浮在那里,飘在那里,悬在那里。法义讲的头头是道,功夫一点都没有,谈舍身那就很困难了。顺心、合意的就去做一做,稍微不顺心、不如意就不干了、郁闷了、烦恼了、纠结了。这样的修行太苦了,走的弯路也就必然多了。
从整个人生经历来讲,解脱是很重要的。释迦佛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把佛法的法身慧命留在人间了。但我们却依然辗转轮回了两千五百多年。我们常讲,人身是千百次难得的。现在好不容易得了人身,却一味盲目的空谈发大悲心、菩提愿,结果连贪嗔痴都没有解决,如果而现在舍心所做的仅是人天善法,一但失去人身以后,必定是千百动再难复返了。
一位真正的解脱者,他可以生死自如,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出入六道中,他想得人身就得人身,他想转牛身就转牛身。只有这样的解脱者,他才能真正地弘法利生。只有这样的争脱者,他的眼光才是长远的,他看到的不是一个众生的一生一世。也只有这样的解脱者,他才会随缘而度,应缘而化,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做条狗就去跟狗沟通,想做头牛就到牛群里面跟牛沟通,如果该度的众生因缘到了,已经转换成人了,他就做人,带着他们一起修。
所以,我们看虚云老和尚以及那些高僧大德,临终以后都是把自己火化的骨灰跟面粉捏成一团,洒在大江当中云跟水族结缘。如果它们有机会得到人身了,这些高僧大德就再来人间,进一步接引它们、引导它们。故而,若要真正的菩萨发心,解脱是相当重要的。若连自己都没有解脱,这样的菩提发心仅是一时的,最后都会落在人天善法。
或许一般人都知道,人成即佛成,即把人做好了就能成佛。然而,这个人成即佛成的出处在哪里呢?这是民国佛教的大德,太虚法师讲的。太虚法师讲到: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由此可知,人成即佛成的前提是什么?仰止唯佛陀。所以,仰止唯佛陀,就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也就说,人成即佛成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才能人成即佛成。这里面是有微细的区分点。大家认识到。我们人做好了,要想成佛还要有菩提心。菩提心里面还有出离心、大悲愿、空性慧。对这些概念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想成佛那是比较困难的。后面,我们学习菩提心的内涵。
【文章来源】:《佛法修学基础导读》
【讲述】:东方先生
【缘起】:
佛法是很平实的,仅是告诉你人生宇宙、生命的真相。佛陀所说的法,都是针对生命价值的当下,解决当下的生命冲动,令众生离苦得乐。
我们真的认清楚自己内在的问题吗?我们所执取的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吗?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追求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谁能雷震诸佛音声,谁于生死睡眠之中,而独觉寤唱如是言。诸众生常为烦恼重病所缠,谁能于中作良医。”能闻此解脱的法,皆是有大福报之人。
修行,欲待了时无了时,此刻休去便休去。
【公益免费课程】:《佛法修学基础导读》、《心住非家》系列、《缘起止息》系列、《古仙人道》系列、《荒漠甘泉》系列、《印度佛教史》......
【咨询信息】:为方便大家共修佛法,全国各地均有读书会,供各师兄线上线下相互学习交流,您若有缘,可添加本人微信号:88624948,备注:简书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