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路花语(诗文专辑)

97年光阴流转,盛世如你所愿

2018-07-02  本文已影响11人  伴儿82

图文  曾帧

少年人,总是天马行空的想着动着,无论得失,不计后果,很多时候长辈看着他们折腾,闹腾的慌,于是便有那样多的经验之谈和“听妈妈的话”。

但是在百年前,面对国将不国的动荡,有这么一批年轻人,折腾着,斗争着,创造出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美丽新世界。

他们信仰共产主义,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员。今天我想和您谈谈那些我敬爱的民族英雄,他们的爱情,少年时期,和人生抉择等等。

在此,致敬心中英雄。

民国一瞥

我们结盟啦

“打倒帝国主义”,是民国革命时期最为常见的口号之一,而最早提出这一口号的人,叫蔡和森。

只是由于这“帝国主义”一词为舶来品,蔡和森刚提出时,还被胡适等人讥讽为“海外奇谈”,却不知此后这一口号推动了中国千百万群众起来革命斗争。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毛泽东,两人在学校相识,思想相投,是毕生的挚友;他还有一个爱人,叫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青年时候,爱情是我们多么重要的追求,即使是曾经自诩不婚的蔡和森,也不得不妥协。

革命夫妻有几人,当时蔡向各成仁

蔡和森与向警予是著名的红色革命伴侣,两人一同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发展成为恋人,后在法国蒙达尼正式“结盟”,二人并不称此为结婚,只说是“蔡向结盟”,婚礼上两人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编印成书送给亲朋,取名《向上同盟》。结婚照上,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坐着,捧着一本打开的《资本论》。

回国后,他们共用一个笔名--振宇,在蔡和森主编的《向导》周报上发表了诸多先进文章,“振宇”是“警予”的谐音。

他们一同学习,一起革命,一起斗争。

只是此后,因为诸多原因,最终分手。可是无论爱情故事结局如何,两人曾经相持走过了那么多的波折与惊心动魄。

他们是爱人、战友、同盟、挚友,革命时期的爱情,相爱相守,相亲相近,相互扶持,一如今时今日。

1928年,因叛徒出卖,向警予被捕,英勇就义,蔡和森悲痛欲绝,他在《悼警予文》中写到:“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三年后,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英勇牺牲,终年36岁。

1920年7月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进步青年在法国蒙达尼城的合影立者右一为向警予,左四为蔡和森

不爱提问的文学家不是好革命家

今天,我们在诸多场合高唱《国际歌》,而他最初的中文译者,叫瞿秋白。

瞿秋白生于江苏常州的一处植有梅、兰、桂、菊等花木的青果巷八桂堂天香楼,祖上是宜兴望族。

少时瞿秋白,过着难得的“小康生活”。青年时,友人眼中的瞿秋白才华横溢,多愁善感。若不是生在那动荡的时代,或许他会是一个著作等身的文学家、翻译家,然而当我们翻看他的履历,这个文质彬彬的青年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甚至在28岁时一度处在权力中心。

桃花马上春衫,少年侠气。动荡时代,文人自有将家国天下扛在肩上的自觉。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鲁迅如此、闻一多如此、瞿秋白亦如此。

看到世间动荡,人生不公,他总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发问、寻找答案。

从小,瞿秋白就爱问问题。“为什么三乘四等于十二?”、城隍庙里泥塑的鬼神让小伙伴害怕,他却说“这只不过是吓吓愚民不要作恶而已,都是泥塑木雕的,有什么害怕的?”、“为什么花木兰男扮女装十多年没被发现,我不相信”……

你或许会问,我小时候也爱问问题呀,有什么奇怪的?

10岁的孩子,大概心里都装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他们也许并不是真的想知道,只是好奇心重,问了大人答了这事儿也就过了,没有得到回答赶明儿看见新的事物,也就有新的为什么。只是长大之后,见惯不怪了,在所谓生活的磨砺里看透了一切,大家逐渐不问了。但始终有人,对着生命的不公,对着人生的方向,对着民族的命运在不断发问。

瞿家老宅门前有一条河,叫觅渡河。他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终其一生都在觅渡,在发问、在努力寻找答案。

这位有着革命精神的文学家,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高唱《国际歌》,在敌人的枪下英勇就义,年仅36岁。

他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写下了让现世颇为争议的《多余的话》,在其中阐述了自己的挣扎,革命的思考,文学的纠结,路线的反思等等。

在文末,他写到:

最后……俄国高尔基的《四十年》、《克里摩・萨摩京的生活》、屠格涅夫的《罗亭》、托尔斯泰的《安娜・卡里宁娜》、中国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动摇》、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很可以再读一读。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永别了!

瞿秋白想必极爱吃豆腐,而他也像是一块方正的豆腐,看似棱角分明却有着极为柔软的内心。

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心者谓我何求。是以秋白。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青年时代,从象牙塔过渡到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总是在一个个枯燥的加班之夜,生出“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避世之叹,只是看看也就是想想而已,回来还是一地鸡毛……

1919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二排左三为毛泽东

1917年,刚放暑假的毛泽东(此时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也想和好朋友萧子升一同出去“看看”,只是他们的目的更为纯粹:“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简单说来便是,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两人相约不带一分钱,整理行囊,去游学,放在现在的话来说,便是去做“背包客”了。从最底层的社会,去看人间百态,从而发现平时看不到的东西。

二人出发了,饥渴难忍时便采取了旧时穷秀才解决旅途生计的办法,每到一处要么接受乡绅、农家的帮助,或是遇上商店、住户,写一副对联,收取一点馈赠。他们走过热闹的街市、路过冷僻的乡村,在风吹日晒里,感受人情冷暖,体会人间百态。

一个多月的时间,二人漫游了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5个县。回学校后,毛泽东将此次游学中的趣事写下投稿,而他的游学笔记,也被同学争先传阅。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这是同学们对他的赞誉。

再后来,挚友蔡和森多次约他一同赴法留学,他婉拒了,并在信中解释到:“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

植根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无论是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在革命中提出诸如“农村包围城市”等伟大战略部署,他一直坚持,最适合中国的道路,他一直坚持,最伟大的信仰,实践出真知。



娘   妻

经过九十七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当我们回顾它的成立,有一个人的名字,我们绕不过去,那就是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

说起李大钊,大多数人脑子里总会浮现出一个中年教书先生的形象,浓眉大眼,高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浓密的八字胡下一张嘴巴轻轻抿着,长衫下的背笔直地挺着,或许是太多人将他尊为导师,人们忽略了,在英勇就义时,他也不过38岁年纪,正值人生壮年。

总是比同龄人看起来老成,这或许与他动荡的一生有关。

幼年李大钊,是不幸的。他是遗腹子,刚出生不久,母亲也去世了,他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

可是他也是幸运的。11岁时,按照老家河北乐亭风俗,与大自己七八岁的赵纫兰结婚。

你或许会惊诧,一个共产主义先驱在懵懂时与乡野村妇结合何以谓之幸运?

因为这是一位“娘妻”。李大钊很早开始求学在外,妻子一直在家帮他照顾祖父祖母,后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证专门学校,并东渡日本留学,家业皆由内人操持,甚至他的学费,都是赵纫兰典当挪借辛苦筹来的,真正的“亦妻亦母”。

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并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此后革命形势的严峻,让这位民族英雄也不免头疼,这时候,家便是他心底最柔软的一块。工作稳定后,他将妻儿接到北京。

闲暇时,他教儿女悄悄地唱《国际歌》,带着孩子打雪仗,安慰自尊心强的女儿,他也爱敬自己的妻子,别人见到裹着小脚、目不识丁的赵纫兰,始终不相信这是一位新民主主义斗士的妻子,但是家中每有来客,他必领着妻子见客,也常给妻子讲社会主义、讲革命道理,以此来拉近二人之间的精神距离。

1927年,反动军阀发起 “白色恐怖”,李大钊不幸被捕,一同被捕的还有其一家人。在法庭上,他和她相见,他说:这是我的妻子,她什么也不懂,一切与我的家人没关系。

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当晚赵纫兰和孩子们被释放。第二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丈夫被害的消息,“悲痛号泣,气绝复苏者数次,病乃愈加剧,以致卧床不走。”

而此时李大钊的遗体被草草装棺,移厝于妙光阁浙寺的南院,此时李家家业全无,无力料理后事,加上京师警察厅勒令李大钊遗属限期离京,赵纫兰无奈只好带几个孩子返回故乡。

直到六年后,军阀局势稍变,赵纫兰带着孩子重返北京,她一门一户地拜访了丈夫生前的同事、朋友,历经波折,终于让丈夫能够入土为安。就在李大钊安葬后的35天,赵纫兰忧伤成疾,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是顶天的柱,她是支撑的梁。

爱国爱家爱人,他们爱得诚恳,爱得纯粹,爱得让人敬佩。


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三大。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向警予等30余人,代表党员420人,这是通过网络我们能找到的唯一能将文中人物联系起来的一次官方活动图片。

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因为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热爱,他们走在了一起,和万千同志一起,扛起了民族的兴亡。 

李大钊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写到:

我的目的在建设良好政府、恢复国权、定出新经济政策,用国家的力量发展财力,使国民贫富阶级不至于悬殊……

最主要的是希望民族在世界上得一平等地位。


百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赤旗中华,雄狮百万。

盛世当如先生所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