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岁月是沉淀还是蹉跎——圆桌女生派
文|乡野山人左大瑞
圆桌派.JPG
缘起圆桌派
无意间看到圆桌派的一个视频片段,陈丹青:我很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选择貌似很多,但实际上大多数都没他们的份儿,他们是不太有资源去做这种事情的。本着对陈丹青温雅沉淀的迷恋,从此迷上看圆桌派。
看完之后,写下了一句话:我们眼前看似很多扇门,仿佛推开就能进入另一个世界,却发现都落了锁。
年轻人的恐慌和期待
而年轻的好处是什么呢?他还有时间,有时间去寻找那个钥匙,或者寻开锁之道。但是年轻人又恐惧着时间,害怕着变老,却又无能为力。大部分人是眼睁睁的看着时间的流逝,岁月在这幅皮囊上留下一道又一道的皱纹。
当我脖子上起了第一道小颈纹的时候,当我的卧蚕开始慢慢变成眼袋的时候,我深知时间的流逝已经是看得到的了。我抓紧买了眼霜,面霜,势要好好保养,但是没坚持几天,内心还自我安慰,没关系,时间将你这幅皮囊带走,却沉淀给你了岁月的风情,这个是谁都拿不走的。
但是,亲爱的,你凭什么要求别人要穿过你猥琐的皮囊,去探索你有趣的灵魂。更何况,你也是个颜值派,半斤八两,你因为别人的外貌阻断了与他心灵的交流,也就不能怪别人因为你的皮囊,拒绝探索你的灵魂呢。
你恐慌着外表的老去,却又期待着时光的沉淀,阅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指点江山的霸气。
但是你期待的这些,靠的并不是时间呀,靠的是在这时间里的一步步努力,靠的是在这时间里你付出的精力。我们被“长大了就知道了”这句话害惨了呀,我们以为吃吃喝喝坐等长大,所有的事情就都明白了,但是他隐含的意思是,在长大的路上,我们的经历和努力,让我们明白了事理。
蹉跎的岁月,伪装的老城
圆桌女生派的下集请的是徐静蕾,还有上集也在的蒋方舟,不说节目之外两个人的情况,但就节目里给人的感觉,莫名的想要聊一聊蒋方舟,这个节目里最小的女生。
其实有点儿心疼,因为我曾经一度就是她在节目里的状态,职场里,我的年龄比同级别和低级别的人普遍偏小,一面装扮着老成,一面拼命证明自己的能力,如何证明呢?拿原来所谓的“大公司”经历,拿和圈里稍知名人关系……
好在,这个时间段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因为这个恐慌,完完全全被自己多次印证,年龄算个屁,能力最重要,职场上度过了多少次的变更,也真心明白,真诚做事,为领导解决问题和换位思考的时候,一定不忘不断的提升自己能力,摸透核心业务,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方舟在节目里面,有些立场不定,较之另一位女嘉宾,普遍话多,很喜欢引经据典,提升问题高度,动不动就将问题拔高到社会问题。我特别理解这种情况,是担心自己说出去的话没有力量。
当我们处于一个立场不明晰,自我认知不完善或者自我框架模型还未成行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引经据典。
其实这是辩论中常用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站得住脚,但是在生活中,交谈里,一味的这样,总让人感觉你底气不足,你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或者说服对方。当你在伪装的很正经的样子的时候,莫名的有点儿心疼,但是这其实是必经的路,或者是要跨过去的坎,谁都不敢轻易的暴露自己的底线,年轻时的伪装,可爱而又心疼,当事人心酸而又“镇定”又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