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读书谈天说地

读书笔记(223)

2024-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一阅

      读到阿美(编剧,前媒体人)《放弃吧,你拯救不了父母老土的生活方式》一文,视为“知音”。作者写出了我多年的“苦闷和无奈”,深得我心。至少让我理解了母亲。

      阿美说:“我们过上了貌似小康的生活,希望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母,也能和我们一样,告别苦难的过去,在所剩不多的晚年,享受新时代的福祉,可惜,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阿美说自己每次一回到老家,第一反应都是怒从心头起:家里如同垃圾站。先是摇头叹气,接着出言指责,父母开始争辩,几个回合后便肝火大动。当然,说什么都没有用。即便这次清理了,下次回来,还是老样子。这有点像我的经历。

      从匮乏年代进入物质过剩年代,从为儿女奔忙的盛年进入孤独的老年,他们似乎一下子就被甩出了时代之外,一时无所适从。也许,按照过去的方式生活,才是唯一使他们感到心安神定的方式。为什么要把我们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强加给他们?为什么不能尊重他们的经验和记忆?

      当我们到处大谈平等和尊重,在弱势群体和动物身上表现我们的政治正确时,却难以理解和尊重我们的父辈。我们执着的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健康的、先进的,视他们的活法为错误的、落伍的、不合时宜的,我们努力想要改造他们的意愿貌似饱含着爱和善意,实际上同样是粗暴和傲慢的,我们的看法,难道就不是偏见吗?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受困于阅历、经验和记忆,也就是说,人是很难背叛自己的出身的。一群人在疯狂的消费,一群人在极致的节俭。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生活都是一个悖论,我们不可能完美的解决一切矛盾。

      在这个垂垂老矣的囤积旧物和垃圾的群体背后,是一代人的饥馑记忆,也是一代人被时代抛弃后的迷乱和不安全感。我们所能做的,唯一能做的,也许最好是尊重这个记忆,而不是无情的扫荡他们的生命经验,执着的要求他们按我们的意愿来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