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遇见谈写作写作赚钱

90%的写作者,没想过“日更”的危害

2018-10-31  本文已影响50人  画酒

小A觉得自己的写作技巧需要迫切提高,以期尽早成为大V,写作变现。

于是他要求自己做到“日更”,并认为在日更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点进小A的主页,确实坚持得很好,每天一篇,文章很多,字数很足。但却很难让人产生什么阅读与关注的欲望——

类别杂七杂八,观点浅尝辄止。

进步?行文流畅了些,仅此而已。

硬要夸一夸的话,只能抬出来写手敷衍通用句:“嗯,文笔不错”。

如果你坦白地说了实话,小A可能很生气,甚至还会跟你吵一架。但无论小A如何反驳,也改变不了个人主页展现的事实:完全没有阅读欲。

作为一个目标功利导向明确的写作者(这并不可耻),写出的文章让目标读者完全没有阅读欲,那便不是学习,不是实践,更不是什么恒心/毅力/坚持/不懈……等等等等美好词语,而是缺乏思考力的自嗨,仅此而已。

负收益的无效写作

日更,很多时候是负收益的无效写作。

什么是无效写作呢?

碎碎念、心情琐记、唠唠叨叨、没话找话……总之,价值不高、逻辑不清、凑字数痕迹严重,更重要的是,完全体现不出思考力,这就是无效写作。

与之相对,有效写作则是存在价值,逻辑清晰、言简意赅的文章。一定要体现出作者的思考,视角越独特、思想越有深度则越好。

无效写作并不意味着无收益,而是意味着——负收益。

为什么这么说?

日更,即每天更新一篇文章。文章之与“朋友圈”“微博”最明显的区别,则在于长度大大不同。

尽管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日更者心中上总会有一个大概的目标:写到XXXX字,就差不多是一篇文章,可以发出去了,日更任务(1/1)完成。

这会导致:

1、难以保证内容的垂直性、独特性。

找准自己的定位、专注某个领域、提供垂直内容、以精准满足目标群体要求,对写作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受精力与实力所限,你很难每天就某个垂直领域写一篇视角独特的文章。但又要满足日更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

可能性1:失去垂直性

个人主页什么都有——今天写时间管理,明天写美食,后天写生活随笔,大后天突然又爆出来个大新闻,赶紧蹭个热点……杂七杂八乱七八糟,你能指望这些东西为读者提供价值么?

有些人可能会委屈地说,XXX(某大号)也是什么都有。

但是,如果功底、影响力能和大号比,还有必要借着“日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可能性2:失去独特性

有些人努力保持内容的垂直性,但实在写不出来,只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实在想不出要写些什么,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咦这个观点有点意思,那我也写一篇差不多的;

更有甚者,直接伪原创/洗稿:提取出别人的大纲,然后揉上些自己的东西。

诚然,伪原创有利于写作技巧的提升,但私下练习可以,拿来发布混更,就是抄袭。

网络环境更需要谨言慎行,因为文章发布必定留下痕迹,若是转散各处,删是删不完的。抄袭是极其恶劣的行径,难以删除,更意味着这是抹不掉的黑历史。目光短浅者自动忽视这一条,此处篇幅所限,不再详述,日后会更文细写“伪原创”的危险。

2、行文仓促,虎头蛇尾,思考难以深入

很多时候日更者确实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独特观点。但读下去则让人很是失望。

或是所举案例不够贴切有趣,或是逻辑难以自圆其说,或是论述不够严谨流畅,或是剖析难到足够深度,或这里,或那里,总是出现问题,而且问题往往很大。

问题根源还是精力实力所限。写好一篇高质量文章需要大量时间,业余写作,一天所能抽出的时间往往不够。而“日更”意味着明天还有一篇文章等在那里,今天必须把这篇文章写完。

行文仓促。一个好点子,因此便浪费了。

3、习惯于水字数而不自知

要满足文章达到某个长度,一时写不够,只好想方设法去凑。

或是对一个三言两句便能阐明的问题过度讲解,多次举例,或是对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反复重复……总之便是水字数。

一旦水字数形成习惯,很容易言语拖沓而不自知、过度解说且不自明。

对写作技巧的提升是极其有害的。

4、滞留舒适区不再进步

觉得自己有恒心、有毅力,感动得稀里哗啦,实际上只是在舒适区里停滞打转而已。一旦陷入无效努力的带来的虚假满足,便很难有什么真正的进步。

5、浪费大量时间

一次无效写作,便会浪费大量时间。日更,每天坚持无效写作,每天坚持浪费时间,日积月累,可以说是超——大量时间,其危害简直难以计算。

正视日更收益

但我们也不能绝对地说“日更有害”。

日更对两种写作者是有益的。

1、对写作有恐惧感的新手

日更对于新手的意义,就像坚持跑步对健身需求者的意义。

如果你并没有跑步习惯,刚开始跑步可能会感觉到很痛苦。但如果坚持每天跑一跑,跑步对你而言的痛苦度会减轻,抵触心理会减少,慢慢容易养成跑步习惯。

如果对写作有抵触心理,甚至恐惧感,那么坚持每天写一写,那么写作的痛苦会减轻,抵触心理会减少,甚至还会喜欢上写作带给自己的体验与改变。

但是,日更对稍微有些经验的写作熟手,或是原本就对写作有极大热情的人,意义便不太大了。指望单纯凭跑步就能拥有完美的魔鬼身材吗?不。要有针对性地训练,调整饮食健康习惯才可以,“写作”也同样如此。

这种新手期很容易度过——当你感觉每天更新点什么很简单、很平常、易于完成,那便不要说自己还处于“新手期”了。这并不是谦虚值得夸奖,只是不敢走出舒适区、向“有效写作”挑战的畏难心理而已。

2、长篇小说写手

长篇小说的写作是一个漫长征程。如果不要求自己每天写上一些的话,这个征程是走不完的。

小说的日更是经验的积累,是技巧的磨炼。与文章写作有本质的不同。尤其是在书站签约的作者,编辑的小皮鞭啪啪甩,不更也要更。

另一个极端:等灵感

日更是不应被过度提倡的。有些人相当认同这个观点。而这些人中又有一大部分陷入了另一个极端,等灵感。

翻阅创意写作书系之内之外,针对各类文体的文学理论、写作教程,没有一本书的作者鼓励“等灵感”,但却可以收获大量捕捉灵感、生成灵感的建议。

灵感可生成?是的。因为灵感是潜意识在咀嚼大量资料过程中碰撞而出的巧妙运算。

没有灵感,便写不下去,或是写出垃圾,因此拒绝写作,只能说是菜得理直气壮。

有的把写作比作拿着走电走夜路。

等灵感的人看不起手电,只想要一盏能够把路途从头照到尾的明灯——绝大多数时候,这盏明灯并不存在。

我们只能用手电照亮面前的一小段,一点一点、走尽黑暗。

这是因为人的工作记忆容量非常有限。

对工作记忆的研究,有一个非常知名的概念,叫“米勒法则”,也称“奇妙数字7”:

人脑处理信息有一个魔法数字7(正负2)的限制,也就是说,人的大脑最多同时处理5到9个信息。

一旦需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便会感觉——

好像有个不错的想法?但是顺着想一想,又一团乱麻,难以动笔。混混沌沌一会儿,就又觉得这想法不过如此,尚未成型,不足去写。

等灵感的人把灵感放到极度重要的位置,而有趣的是,这样的写作者错失的灵感是最多的。

这就会让人陷入一个拒绝书写的思维怪圈:

越是不开始写,试图先用有限的工作记忆理清问题,便越是没有内容可写;越是没有内容可写,越是不写,于是猴年马月,更新一篇。因为更新频率过低,疏于练习,技巧退化,更不想写……最后,干脆就放弃了。

说到这里,必然有人要问——既然日更不好,等灵感更不行,那么,作为一个写作者,想要快速进阶,到底应该怎么办?

建议策略:用“日写”取代“日更”

“日写”是指每日写作练习:每天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写下一些文字,不求多,不求完整,但要凸显自己的思考。

我们可以结合“微习惯策略”来定制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写作练习方案。

什么是微习惯策略?

《微习惯》是一本GTD书籍。在书中,作者指出,人们的欲望和实力往往不匹配,如果没有产生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而一点点行动,也比毫不作为强无数倍。相比某一些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事的影响力会更大。

因此,把目标拆分成微步骤,即“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我们将很容易完成、甚至额外完成它;同时也能获得超长期坚持的惯性,每天都在向目标靠近。

总结一下,微习惯就是你强迫自己每天要做的向目标靠拢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比如——每天写50个字。

微习惯策略有两个特点

一是足够小。

不强求超额的话,每天只需要消耗10-20分钟,即使面临最坏的情况也能完成。

考虑到最坏的情况——加班?招待朋友?或者生病?

这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导致“日更”中断,尤其是持续几天的突发事件。

连续几天的停滞会带来一无所获的挫败感,惰性重新占据上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写了,若被问起,还会有理直气壮的理由:前段时间超忙!

而采用微习惯策略,由于任务要求如此之低,即使精力已经耗尽,也总能找到方法完成它。

因此,或快或慢,总在前进。

二是鼓励超额。

当你一旦开始做某事,就会自然而然地希望多完成一些。到那个时候,继续做就和停下来一样容易了。

“你不想成为那个每天写 50 字的人——你想让自己迅速变成每天能写出 4000 字的人,尽快实现梦想。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如果你能一天写 4000 字,那就写吧,对微习惯来说,不存在上限。你可以把自己累垮,让自己疯狂工作。只要你能保证第二天仍能达到最低要求,就没有问题。”

适合写作者的参考策略

对于写作者自我提升的需求,这里有一些微习惯可供参考。注:粗体字为微习惯任务;未标粗的则为视情况完成的超额任务。

1、记录/完善一个新想法,写作超过50字;

梳理想法,形成大纲

拓展大纲,形成草稿

修改草稿、完成文章

2、收集一个标题

分析该标题

归纳标题到模板

3、收集一篇别人的文章到素材库;

对这篇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提取出该文章写作模板

4、作一小段摘抄,如有趣的故事/案例

为这段摘抄写感受、写评论

打上标签,以便日后引用。

其它可以考虑的微习惯策略:

阅读述说类书籍10分钟;

阅读文学理论10分钟;

收集一个变现渠道;

记录一个优化想法;

为别人的文章留下一条走心的评论;

注意:

贪多嚼不烂,不要给自己规划过多的微习惯,也不要强迫每天都做到超额。

习惯越多,越难以超额;越逼迫超额,越容易半途而废。

微习惯策略的收益:

坚持使用遵循微习惯策略制订的写作练习方案,只需两周的尝试,你便能收获良好的效果:

要求自己每天记录一个新想法,生活中遇到一些值得在意的事情,能够更加认真地观察与思考;

同时再也不为“写些什么”发愁,灵感不会被错过、想法不断被丰富、思考不断被深化;

一旦有更新需求,打开素材库,拎出一个想法,很快便能形成一篇文章。

如这篇文章,便是从素材库提取而出的。

素材库中的文章

它最初只是这么短短的一段话:

观点的雏形

写作技巧是在坚持思考、持续积累,以及与对他人的作品的总结分析中提高的。

有几分文人相轻的缘故,很多人只喜欢闷头写,而不想看他人的作品。微习惯策略可以极大地减少抵触心理,在模板化的分析中得到提升。

分析他人的文章,并形成模板

坚持微习惯策略,每天收获的结果往往是比较杂碎的,因此,建议把它归入素材库。上文贴出的一些例图,可能会有人对素材库感兴趣。详情请参阅这篇攻略:3个工具,帮你制作专属素材库。

平台鼓励日更,因为这是一个极佳的运营策略;写作者推崇日更,更多的是陷入了无效努力带来的虚假满足。

一切事物,若从者众,则需冷静。独立思考,实属不易。诸位共勉。


画酒,一个乐于分享写作者视角的INTJ。

道理众所周知,干货才是王道。

关注网络小说及新媒体创作的基本原理、便捷工具与进阶技巧,欢迎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