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悟道,懂得做人

无我和意识,创造无量的功德

2019-05-02  本文已影响6人  神才小乔

无我境界:“无我”是智慧境界,内心证得诸法空性、无有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

 “我”是主宰意、是常意,我们一般的人都会以为有一个我、自我概念、自我实现等等这些,无我,不是说“没有我”,而是去除内心对“我”的执著,受批评后感到埋怨与委屈,下意识地把问题推给外境,是我们无始以来自我保护习气的表现。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一种是被他人的评价与眼光左右,为赞美、肯定而活,整天患得患失,自我的价值依附于外在给予的虚荣。

每一个人的心识中都有善有恶、有染有净,修行就是要净除这些恶、杂染与执著,需要“失去”这个部分才能“得到”解脱光明。佛菩萨之所以能够有无尽的力量和永恒的慈悲面对众生,就是因为他们领悟到了“无我”。

很多人听到“无我”二字时,先是不敢想象,继而感到可怕,然而,要先让大家从佛法的观点,清楚明白“自我”是什么,然后便可了解“无我”,乃是事实。

很多人在生命过程中,遭遇到很多的不愉快、不如意却没有办法改变时,便感到生命是一项极大的无奈,而提出疑问:为什么个人在天地、宇宙间是如斯的渺小,没有能力帮助自己,没有权利支配自己,又为什么世界上许多事情的发生都是风云莫测,非人力能掌控,于是我们这个“自我”便渴望借着接触宗教来寻找答案。

无我: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独立个体,譬如现在的你和幼时的你是同样的,还是不同的呢,从外相来说已完全不同,现代科学的理论说,人的细胞七年内会全部换一遍,从内心来说自己的许多想法、认识也变化了,身体不但常在变,而且必定会死亡,念头经常在变,而且必会消灭。

运气不好播种、施肥、松土、耘草,却遇到了水涝、天旱、暴风、虫祸等自然灾害,也没有收成。

身体上属于“我”的头发、指甲、牙齿等,一旦剪下、脱落之后,便不再属于我,也不再等于我。

那是我们的“自我中心”从无始以来逐渐积聚的,因此就称为“业感缘起”。

修行的方法中,“四念处”是最基本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透过基本的四种观想法,就能进一步亲自体验到无我是什么。

行是思维,是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这便是无我的简单解释。

所谓无常,即不恒、不是长久不变。眼,耳鼻舌身意是是无常的,不恒的,不是长久不变的,那么从眼,耳鼻舌身意因缘而生起的法也是无常的。

无我是佛法所独有的概念,是为了解决苦而设置的,深刻理解“无我”的含义与范畴,不过分扩大无我概念的适用范围,是理性学习佛法所必要的。

众生为什么会沉轮苦海,为什么会生死轮回?佛陀认为是因为有“我”,如果没有“我”,那么就没有苦,并且认为众生执取五受阴,把五受阴当作“我”或“我所”是“我”的来源,因此,要解决苦灭的问题,就必须首先分析众生所执取的“我”有什么特征,在杂阿含经中对这个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个“我”有两个特征,不具备这两种特征的就不是众生所指的“我”或“我所”,也不是佛法要断除的“我”。

经中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众生所谓的人是四大及四无色阴,是六入处因缘而生,这是人的本质,是众生所依赖的,众生对“我”的认识与执着来源于四大与四无色阴。

言说,谓“我”的投射。因为有“我”,“我”的存在,就会有非“我”的存在,并把“我”之概念投射到非“我”的存在上,并以此评判非“我”的存在的种种情况。

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是名第一师出于世间。复次仙尼,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见是我,如所知说。复次仙尼,有一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亦复不见命终之后真实是我。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色得解脱,于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

想,谓“我”的身份。即产生我是谁,有什么地位,有什么社会关系等等的观念。

“我”的两个特征是无苦性、自主性,而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苦的,所以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佛陀的这种论证是使用逻辑的方法,色,受想行识无常,无常是苦,苦者非我。这种论证方法符合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因此,那些认为佛法是不讲逻辑的观点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在杂阿含经中,佛陀宣讲佛法的方法,与外道辩论的方法都是使用的逻辑方法。

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世间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是苦,若色非是苦者,不应于色有病、有苦生,亦不欲令如是,亦不令不如是。以色是苦,以色是苦故,于色病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色为常、无常耶?”

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见者,是为正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便修厌,厌已离欲,离欲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对事不对人的处事规范,这只能做到无我,而且这个无我也没有做到彻底,对事不对人,不会有他的不对,但势必会加进去自己的一些东西,为己加一些功绩,从而影响自己不能把事情洞察清楚,自然也就做不到无我。

前天,一新客户启动会,肖征肖总经理说,华与华的企业价值观是: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但对于做营销咨询的我们,很容易就会骗人,很容易就会贪心,更很容易就会夸大,所以华与华要以这三条为价值观,做好这三条很难,但至少有了就会慢慢去做。回想当时情景,肖总经的话,并非仅仅是谦卑的话。

佛刚才提出一个问题,凡夫之人,以为真有一个我的存在,等到肉体死亡了,抓不住了,还要抓个灵魂。其实那个灵魂也是自己意识境界偶然的存在,还不是真的我,还不是这个。但是凡夫之人,总归要抓一个有相的我,都抓错了。真做到四大相皆空,就是人我众生寿者皆空的时候,可以找到生命本来的自我了。那个自我是假称的,叫他自我也不对,叫他是佛也不对,叫他菩提也不对,各种名称都不对。

“无我”是佛学高级概念,一直对它也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一般情况下,对佛学有点兴趣的人们,对这个词所传达的意境,都有些好感和敬仰,对其深意妙不可言,常会露出手持鲜花的谜之微笑。

无我的教义,只是说给没认识到本心之人,或者说没有完全承认的人,当他完全承认,他自然就是无我,无我之人,不是代表自己就不吃不喝了,不是代表自己的身体冷暖不顾了,更不是纠结着要提醒自己应该无我了,无我,只是要你认了本来,认了本就一体,又哪里还有个你我之分,是整体不是对立,不是分裂。

佛学所发现人生的真相是"苦海无边“,战略目标是“离苦得乐”,为了脱离苦海,发明了很多概念,比如们“无常”“无我”等,其中“无我”是最难理解的。佛陀还在世的时候,就有门下弟子虚心求教:“如果都无我了,那么是谁在修行,修行达标后进尖子生班的又是谁?拿小红花的又是谁”。佛陀拿出一根大棒,也就是教鞭,当头一棒;“你想太多了,你问的不是考试范围,赶紧做功课先。”这个问题就搁置了。

比如我的主业是卖家具,我有很多好看的家具,我都喜欢。我觉得我自己喜欢,我自己这关过了是最起码的,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我就不会推荐给客户。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我们会提供可能适合他们的产品,会提出我们的所谓专业的意见,但我们绝对不会把我们的喜好强加给客户。对于客户来说,他喜欢就是对他来说是第一等的事。即使我觉得不好看,这其实是非常次要的。

王阳明想出的这个办法是个好法子,但不可忽略一个大前提,这个前提是王阳明已经经历了非常多的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他当时的内心也早已不是20岁“图样图森破”的心,他40岁的“自我”已经不是20岁时的“自我”,所有的人生经历都已经在内心留下了投影。所以才可以从“自我”洞见到芸芸众生的人性,否则肯定不行。所以这也是很多王阳明之后的门徒走偏的原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追求的就两样东西,名、利。有些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整天算计;有些人,为了一些虚名,彻夜难眠。这样的人,心累。心累,都是欲望惹的祸。境界高的人,并非不追求名利,而是自我利益考虑得少一些,眼前利益放得开一些,欲望往往不容易引起心累。所以,王阳明说,人要有“心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的洒落境界。这样,失去了一些,活得更洒脱、更惬意一些。当然,欲望不引起心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因此,王阳明说,要修炼,要有功夫。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

无我以后叫什么呢?注意啊!一般研究佛学的人,听到无我,下意识给它下一个注解,空的。佛没有这样说,他只说无我而已,这个空的是你加的。如果真能把凡夫境界有我的观念统统放弃了,所谓放下,放下放到无可放处,找到生命本来,勉强才可以叫那个是我们生命的真我,那就是佛境界。但是在本经上,佛不说出一个真我的名字,那么你就要看全部的佛经了。全部佛经,总归起来三藏十二部,实际上有些真的,有些假的。所谓假的并不是什么假的,是后来佛弟子们自己修持到了,所写的经典,假托也是佛说的,这很有可能。这些笼统地算进去,佛经大概有五千多部。

如果你是一个商家,原则上,你可以不用去考虑客户是怎么想的。你只要琢磨“自我”就好了,如果你做一个产品,能够让自己特别满意,能够让自己发出尖叫声,那么总有和你一样的人去喜欢你的产品,无非是多和少的问题。只不过,很多时候,“自我”也会欺骗自己,“自我”会有双重标准,我们会对自己的东西会有主观上的偏爱,产生一种“虚幻”的好感,这个时候一定就要换位思考,如果你的这个产品是别人做得,会喜欢吗?

无我是一种思想,也能成为一种状态。若能实现无我,于管理者来说其实工作会变得更加轻松,也是一种自我提升,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看似无我,其实有我。管理者其实把握了一个团队最核心的事情,也更加能得到下属的尊重。

当我们认清了非我的意义只是否定我与上主,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否定之否定了。如何进入无非我的状态,第一步乃是放下我是这具身体的认同。身体如果是我,那么别的身体就是非我,认定身体是我就已经进入二元性觉知了。如果身体不是我什么是我?观念是我,觉知是我,能觉是我,能观是我。而观念觉知,能觉能观,都是自性的功能。换言之我不是身体而是自性,是灵性,是上主的大能。透过这种思维与觉察,会在心中生出一种觉知,即是世界一切都是你的所觉,而你即是所觉也是能觉。继而你发现自己只是在观看一步电影,只是一个默默无声的观察者,你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评判,也不会信任自己真的能在电影里做出什么选择,因为电影与你的关系只能是观察与被观察,而非你已进入了电影里成为了某个角色,你只是状似进入了电影,状似成为了某个角色,而事实是你只是以此方式来观察它,观察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反映了你对自己的认知,反映了你与自己的关系,而如何看待它成为了你如何与自己和解的唯一方法。所以了解到自己在看电影,只能是看电影,同时了解到电影正在映射出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如何看待生命的,如何看待上主的。这样反复练习,你会发现自己超越了身体,进入了无非我的心态中,一切都只是我的所观所觉,而我是真正观察的观察者。这样我们就算是完成了第一步。记住一点,打坐静观以上观点,有助于我们快速领悟它,同时这个观点可以应用于每一个时间地点,每一个当下于境遇。

理解缘起法的关键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从现下去理解,佛法的修习方法是观,培养的是觉,目标是对所觉的对象不染着,观与觉只能观察到五受阴在现下的呈现,佛法并不关心过去的到哪去了,未来的来自何处,只关心在现下呈现的是什么。觉犹如一面镜子,对于镜子,它映照到什么,不取决于镜子自身,取决于在镜子面前呈现的是什么。觉也是如此,觉的内容是缘起法,但这些内容呈现时,心不会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当这些内容消失时,也不会知道这些内容哪去了,正如经中所言: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虽然如此,但呈现的内容毕竟都是与个体相关的,因此人们很关心这些内容存储在什么地方,来自何处,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理论,比如唯识的种子说、八识说等,在科学中,提出了大脑的记忆功能,但杂阿含并不关心这些,严格依据杂阿含佛法,这些内容都不属于佛法的范畴,佛法不关心这些,在58经,佛陀认为一切只是五受阴轮转作用的结果,一切只需从五受阴本身去理解就可以了。

管理人员的无我精神,简单来说,其实就是要弱化自己的存在感,提升团队成员的存在价值,以发挥团队高度协作的力量。到底“无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虽然“无我”是佛陀发明的,他原则上拥有最终解释权和定义权。但是这个名词早就过了知识产权保护期,经过那么多年,已经被赋予很多版本甚至截然不同的内涵:比如“无私”,“大我”,“超我”等等。

要想进入无我的状态首先要学会进入无非我的状态,透过无非我的觉知,自我的觉知就会消失,就好比如果没有了左,就也就没有了右,如果没有短就无法出现长。所以否定非我是第一步。非我即是对我的否定,否定非我即是对我的绝对肯定,因你已在这个过程中看出了,你是一切的力量,动机,原因。你——即是一切。正如上主即是一切,除祂之外没有一物存在,而存在的也只是祂,只是那永恒不变的完美生命。非我即是在说,瞧呀,有一个不同于我的东西存在着。瞧呀,有个不同于上主的东西存在着。所以原本完美的而毫无对立的永恒生命现在受到了威胁,因为有一种矛盾在我与非我之间永远存在着。如果非我与我没有矛盾,意味着非我与我都是同一个东西,但那还能被称为非我吗?所以非我否定了我的完美,同时也否定了上主的完美,然而这是说不通的,上主就是完美,不完美就不是上主。透过我的描述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并不可能真实存在,它们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想象。

管理者要充分的了解团队成员的情况,挖掘每一个人的特质。据我所知,其实大多数的管理者都不再从实具体的业务工作,其职责就是负责资源协调,人员管理。因此,大多数管理者对于实际生产并没有产出,团队的运作并非完全依赖于领导。

我们是一群得了严重健忘症的人。受苦受难、哭天抹泪、心灰意冷,全架不住健忘,一转眼功夫,又哪儿热闹往哪儿赶。不是说大家不能积极乐观,而是在乐观的同时应该意识到人生何其脆弱、短暂,我们的身体逐年衰老,终将死亡,在生与死之间还有疾病和各种事故的侵扰,一生当中可以用来积累福慧资粮、追求解脱的自由时间并不多,而我们却把这宝贵的人生浪费在琐碎、无聊的事情上,努力想去维持正在不断消逝的事物,甚至为此造下恶业。

大概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越是怕一个东西,就越不敢看它;越不敢看它就越害怕。人们与无常的关系就是这样。如果能转过身来,面对面地好好端详一下,会发现无常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倘若没有无常,离别的人就永远没有相聚的机会;生病的身体就永远不可能痊愈;黑夜永远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远快乐不起来。这样的世界不是很糟糕么?

不断地修持以上办法,心灵会开始体验到不同于过去记忆里的觉知,也许在某个不经意间,你就会突然体验到无我的状态。那种状态是宁静的,没有丝毫判断,它绝对无声,绝对沉默,同时绝对仁慈,让心灵感受到爱的临在。在绝对的体验中没有相对的存在余地。于此,我与非我一并消失在爱中。

大乘佛教中观派的著作中对此作过详尽的论述,认为常人看似实有的东西与虚空无二无别。当然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还没有最终印证这个观点,佛教内部也存在不同见解,但不管怎样,到目前为止的科学研究成果已具有足够说服力,使人们相信没有实存、常一的我,即使物质分解到最后不是虚空,而是有一个终极微小的物质单位,这个单位也不可能是我,否则,每个人身体里都会有数不清的我,而同时我也存在于空气、水、泥巴里,这样又回到开头的问题:如果有实存的我,那么哪个是我?

所以,“没有自我”的时候,我们会不敢,会退缩,会讨好。会成为不敢绽放的花朵,枯萎在花苞中;不敢凝聚成雨的云,迷失在空中,四处飘荡,或者,久了,久了,被风吹散。心没有根,也没有方向,所以,没有力量。

就如面对“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股票市场,能赚到钱的往往不是短线投资,而是长线投资,并需要有一定的风控原则,狂升的时候不为贪念所动,暴跌的时候有坚守的底线。

用人之道,其实我很想这样说,站在领导的角度就是:无我之能。真正深谙用人之道的“大亨”,他总是注意怎样激发属下在其工作中最大程度地生产出“无我之能”的价值来。这个无我之能,就是职员在没有任何来自上级的思想干扰和行动约束的前提下,按照工作要求,以自己的工作风格,在规定时间里穷其“五内所藏”,精心、尽情打造,全力、全面奉献出来的价值体现。因此,在决定用人时,大亨要有“无我之能”的职位意识作为运筹和调配的理念支持,首先,在工作任务明确下发以后,第一件要享受的愉快就是将自己置于“事”外,在属下还未递交初步工作成果之前,绝不问其点点面面;其次,就是大亨自己不具备“指导”某个职位所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就应该大大方方拿出自己的 “无我”的用人风格来:自己不懂,就更要看职员的。大家知道,用人有很多种,但用人的最高境界乃是——无我用人。讲究用人之道,就是讲究无我之能,就是以“无我”的工作制约,用人之才;以“无我”的工作信义,用人之才。这样的用人之道,才能正真彰显无我之能,即员工的价值光环来。那种动辄就指手画脚,瞎指挥,轻易否定员工的行为,则是领导者的大忌!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

佛说念阿弥陀佛往生者是菩萨!可我们懵里懵懂不觉自己是菩萨,只想念佛回家,恰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恰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恰是“离一切相即见如来”!恰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恰是……《地藏十轮经》言念佛不住有为无为一切法。一切法无我指得就是念佛往极乐!(一切诸佛舒舌证诚的佛果地觉阿弥陀佛万德弘名还不是『法无我』?难道还不如一切众生所悟?)故如来说念佛往生真是菩萨!

所谓「本尊」,就是在根本上最为尊贵、最为重要、独一无二、至高至尊、无可并肩比拟的。为什么?因为既然是本尊,他就是我们生命之所依靠,我们生死轮回的解脱依靠本尊,我们法身慧命的成就,也是依靠本尊。固然十方诸佛都是福慧两足尊,慈悲、智慧、神通、愿力都是至高无上的,但这当中只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十方众生发了四十八大愿,建设了极乐净土,完成了能够救度任何众生的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因此,十方诸佛当中,能够解脱我们生死轮回,能够使我们快速成就法身慧命的,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一佛。

天空不会抓住云朵、飞鸟,来证明自己是个美好的天空。它只是存在着,不需要证明。所以,当我们说“无我”,是不要拿外在的一切,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身份、地位、名利、财富、年龄、外貌、房子、车子、包包……当我们拿这些来证明自己是好的,我们就陷入错误的“自我认同”,就错失了真正的我。

念佛即佛!不念佛即众生!

念佛法门是一切诸佛大事因缘成办之关键。此法门畅佛本怀,度生要道;转染成净,返妄归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他力妙法,离障易行;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乃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之全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大法,末世一切种种根基众生,了生脱死之根本大法。

十方诸佛的光明,固然也是光明,也是遍照十方法界,可是如果要跟阿弥陀佛的光明比的话,那就不能比了。比如夜晚,我们在黑暗的房间点上一根腊烛,这个房间就有光明了;如果打开所有的日光灯,光明更是充满房间的各各角落,刚才那根腊烛的光明就看不到了;如果黎明一到,太阳一出,太阳光普照念佛堂,那么整个念佛堂就充满太阳的光明,所有的日灯光就看不见了。这个意思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一出现,其他十方诸佛的光明就看不见了。

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侍者,在四大菩萨当中,在「悲智愿行」的功德中,代表「行」的功德,可是在阿弥陀佛的面前,却流露出一种最低下、最卑微的心情,而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普贤菩萨祂还有什么障碍呢?可是在阿弥陀佛的面前,祂所流露的就像下品下生根机的那种众生的心情。这就显示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是多么的高深广大、超绝无比!

以这个情形来说,如果她本身是一位念佛人,应该不会去住院,为什么?因为在平日的念佛当中,业障就预先消除了,不致于让她累积成病,到医院又七天睡不着。可知大家平常虔诚念佛,业障就会预先消弭于无形。

这个是往生极乐世界的瑞相。为什么?因为这个瑞相是我们念佛所产生的,因为我们一念佛,阿弥陀佛就应声而现,就会当下放光,我们肉眼虽然看不见,但是有阴阳眼的人就看得见,同时鬼神、临终者神识浮现,也都看得见。临终者看到阿弥陀佛的光明,身心就获得很大的安慰和清凉,看到弥陀慈悲的接引,莲花也显现在他的面前,他就很想接受弥陀的接引救度,一起这个念头,就发现自己已经坐上莲花,当下离苦得乐、往生极乐。所以临终如果有机缘为他开示、为他助念,他往生的机缘可说百分之百,除非是他不想往生。为什么不想往生呢?比如还留恋阳世的子孙或财产,舍不得离开,不晓得往生的重要性,如果这样的话就暂时不能往生。

认为事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是一种错觉,若加以分析,就会明白其中的谬误。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是为了方便指事和沟通,才说“我”、“自己”,其实找不到一个固有、实存的“我”。如果说肉体是我,那么减肥之后,我是不是就不完整了,不再是原来的我了?若如此,那有一部分我去哪里了呢?实际上,减肥之后,我们觉得自己当然还是原来的自己,不但没有缺损,反而更加完美。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只要执持名号的念佛人,十方诸佛都来护念他、赞叹他、证明他:必定离开娑婆世界,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能够快速成佛。我们在慈溪居士林念佛,十方诸佛都主动地、欢喜地从他各各净土来护念我们;我们如果在台湾念佛,十方诸佛也主动、欢喜的从祂的净土到台湾来护念我们;我们如果到其他星球念佛,十方诸佛还是一样从祂的净土到其他星球来护念我们。可以说,念佛人是宇宙的轴心,使得十方诸佛都从他的净土,来到我们念佛的地方护念我们,因为我们所念的是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如果我们念的不是阿弥陀佛,能得到这种功效吗?就不能了,因为经典上没有这样讲。

其实我们生生世世以来有很多的冤亲债主,都需要我们的功德,也都在向我们讨债,都跟随在我们的旁边,我们平常看不到他们,因为我们年轻或身体健康,他们就比较不能接近,等到我们年纪大了,身体老迈了,甚至身体有病苦了,他们就能够接近我们。但这个也不是很难以解决,你只要躺在这里,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念到你觉得累了,想睡了,就念个回向偈,将功德回向给他们。之后安心的闭上眼睛睡觉,倒也不需要花钱在外面请人做法事来超度。

他有一个孙女,也是学佛的人,特别请师父来为他的爷爷讲说佛法,讲人生的苦、轮回的苦,讲弥陀的慈悲救度,讲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殊胜微妙,同时为他方便皈依,劝导他念佛。

为社会尽一份微薄之力,为寺庙捐赠一份功德,这一切,只为将佛教文化让更多人知道,让功德布满社会,广结善缘,佛在心中,善行天下。

不实的功德,也就是不是真正的善。

在放生中让我们觉悟到众生皆知贪生怕死,皆知趋吉避凶,皆有喜怒哀乐,与我相比,完全相同;众生更皆具备真如佛性,一旦业尽情空,未来皆能成佛,所以救一众生如同救一佛子,更等于救一未来佛。

天底下、地球上的一切人事地物都是有量有边的,这个世界的人口,我们晓得他的数量,这个地球,我们晓得他的范围,甚至全世界的钱也可以统计出来,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的功德我们算不出来、统计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他超越有形的数量、有形的范围,不但如此,也超越人类的想像。举例来说,如果有一张金融卡,这张卡是我们全部的财产,我们到百货公司用金融卡刷卡,出国也可用金融卡刷卡;如果这一张金融卡是中央银行的全部存款,那又更有价值了;如果这一张金融卡是全世界的财产,虽然只是一张卡,那价值岂止连城!这六字名号的价值,经典上说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所以,世间的一切,再怎么多,和佛号功德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们凡夫固然想像不出来,即使阿罗汉,乃至菩萨,也想像不到这句名号的功德,所以《无量寿经》说: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简单来讲,佛的光明就是救度众生的力量、救度众生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诸佛光明中的最尊第一,是诸佛光明所不能及的,可以说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功德力量是超越十方诸佛的。十方众生有的其他佛能救度,有的无法救度,譬如经典上说,贪瞋痴炽盛,业力强大的众生,都投胎转世到这个五浊恶世,因此,十方诸佛固然有悲心,想要救度我们,但是没办法,因为业力实在太强大了,只好舍我们而去,到其他世界度其他的众生。

她有这个疑问之后,当天晚上睡觉前,就先到佛堂很虔敬的向阿弥陀佛祷告,吐露她的问题,希望阿弥陀佛给她启示,之后她就去睡觉了。

尤其是我进原动力不到半个月,就得到了公司CEO的发现和赏识。我的那些“决心”、“雄心”一度像春汛期的潮水,夜夜高涨!而且这后来,我甚至到了唯恐自己不能站在工作的“风口浪尖”而自检,自责。我就是这么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人敬一尺,我还一丈。也许这种为人观念,有时候反而会给自己造成某种程度的自我约束和自我逼迫,但在内心里,我常怀感激,常常思索怎样才能更大更旺地点起“进取和回报”的火把。因为在我看来,为人要有情,做事也要有情,而且这个“情”是没有私心杂念的,是向着大同和美好的,是交往中的交往,是工作中的工作。这个情,不应像蜜糖一样被含在口里,不应像伎俩一样被刻意钻营,而应是一块纽带,系在你我的心坎上;而应是一做桥梁,承载你我前进的步伐……。

在佛法最鼎盛的隋唐时代,念佛的莲友很多,像善导大师当时在长安城一带弘扬念佛,整个长安城都可以听到念佛的声音,可见念佛的昌盛。在那个时代,也就是唐太宗时,在洛州永安县般龙村,有一个盲眼的老太太,姓梁。有一天这个老太太遇到一位师父,这位师父告诉她,念佛就能够消业障,业障消,眼睛就能够看见,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会迎接她到极乐世界。这位老太太一听就相信,不加怀疑,此后就天天念佛。经过三年,两只眼睛就复明了,因此她就更加虔诚的念佛。再经过四年,她要往生了,往生的时候,全村庄的人都看到空中遍满了诸佛、菩萨、幢幡、宝盖来迎接她。她有这样殊胜的往生,她的家人也就不敢随便埋葬,而是把她当作修行人,将他的骨灰火化,而且盖一座塔供奉。

立足科技才是寺庙持续性发展之本,愿与您共筑精神家园,齐分享,谋发展。

有为、有漏、有贪嗔痴,就是颠倒的、虚伪的、不实的功德、不实的善;无为、无漏、无贪嗔痴、毕竟清净的,就是弥陀名号,所以弥陀名号的本身,才是真正的善、真实的功德。就法来讲,也就是救度众生的法体来讲,有一句名相叫做“名号独运”,就机来讲,也就是往生的法体,有一句名相叫做“称名独达”,所以念佛胜过所有的善,能够使念佛的众生,当生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这样的意思是说,事有轻重缓急,以优先顺序来说,是先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才能超凡入圣,永远了脱生死轮回,生命是无量寿命,没有病的苦、老的苦、死亡的苦,而且神通无碍,十方世界能够神通变化,来去一念之间。如果要当高僧,要广度众生,都是要先往生极乐世界,然后乘愿再来;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还是六道的轮回众生,还是业障的凡夫,还没有超凡入圣,就危险太大了,为什么?有贪瞋痴,业障还在,难免会在某一生某一世堕落三恶道,那就可怕了,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先了脱生死,先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们优先的目的,然后再乘愿来广度十方众生,要先有这个观念。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具足万德的六字洪名,犹如烈火腾腾的大冶洪炉,任何东西一入大冶洪炉,立即销镕。一切众生旷劫以来的罪业,即使重如须弥山,深如四大海,多如太虚空,若与弥陀万德洪名一比,则犹如空中片雪。若能念佛,则犹如片雪近于洪炉,片雪立即消灭,而往生极乐,永离轮回;若不念佛,则凡夫无量罪业,不得消灭,将永在六道轮回,难得解脱。

由此可见,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物品,更是体现出良好家风。

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和功德意识,践行功德行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