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山的事迹
阿山是我的邻居,二十六岁死了,死于山林救火。
听到这个消息,村书记非常恼火,拍着桌子骂村长和民兵营长,“你们怎么搞的,注意安全,安全第一,说过多少遍,山上的东西烧光了没关系,人千万不能出事。你们倒好,山林保住了,人烧死,我问你们,是树重要还是人重要?”
村长苦着脸说:“我们组织人员上山救火,阿山不在家,他母亲说到镇上吃酒去了。我们救火时根本没看到他,谁会想到他会一个人上山,走了下风头路,被烟火烧死呢?”
民兵营长急切地辩解说:“他母亲说,看他一副醉酒的样子,劝他别去救火了,他没理,摇晃着向山里走去,这怎么能怪我们。”
“不怪你们,怪我啊!人死了,事就大了,不管怎么说,他是为了去救火而上的山,我们就得对他负责。”书记沉思了一会儿,又说:“他们家父亲残疾,母亲常病,就他一个儿子,现在儿子没了,你们说,这老俩口怎么办?”
这时候团书记去关上了办公室的门,走到书记面前说:“我有个主意,既可以免了我们的责任,又可以解决阿山父母今后的养老问题,不知当讲不当讲?”
“什么鬼主意,还要关上门,说出来大家听听。”
“阿山死了,人死不能复生,首先要定性,他是救火而死,是英雄。其次要编造他勇敢救火的事迹。第三要塑造英雄形象,找一个语文教师弄点他的日记,以及做好事的故事。把这些材料透露给记者,进行人物报道,还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评定阿山为因公牺牲。这样一来,他的父母就可以享受因公牺牲家属的待遇,今后的生活就不用愁了。”
村长疑惑地说:“行吗?村民都知道他是游手好闲之人,一眨眼变成英雄,不好吧!”
书记把手给桌子上一拍说:“有什么不好,人死为大,谁能说个不字。再说他们家这种情况,村民同情还来不及,还会说出真相?”
民兵营长一直担心承担责任,怕书记主任让他背黑锅,听到这个主意,赶紧说:“阿山是救火英雄,我可以向记者证明,他从小就能帮助人,做过很多好事。”
村长点点头说:“我同意,也只能这么办了。”
阿山死后的第二天,领导安排我带记者去村里去采访,记者问我:“你们两家是邻居,阿山肯定也为你们做过很多好事?”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了一下说:“做的好事太多了,你先去村子里采访,回头我们再聊。”
英雄事迹报道很快见报了,记者的如椽妙笔如此写:“阿山在镇上吃饭,听到山林起火的消息,放下吃了几口的饭碗,立即跑回家,拿了一把砍柴弯刀就上山救火。看到大伙儿在正面扑火,他绕到下风口,用手中的弯刀拼命地砍树,努力开辟隔离带。浓烟滚滚呛得他咳嗽流泪,热浪如火烤得他汗如雨下,手中的弯刀越砍起重,也没有减缓他砍伐的动作。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自己努力多砍一尺,后面的树林就多安全几分。
“手被荆棘刺破了,眼睛被烟熏红了,喉咙被热气烤焦了,当终于砍出一条两尺宽的隔离道时,精疲力竭的他被浓烟扑倒了,紧接着火舌又压在了他身上。英雄倒下了,成片的树林保住了……”
看了这篇报道,人们为英雄的事迹而感动,自发地去看望英雄的父母,到英雄牺牲的地方献花,当地政府开展了向阿山同志学习的活动。像我这样熟悉阿山的村民,也认为阿山是真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