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2018-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白恩宇

什么是认知?

在百度百科的解释是:

认知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

这是认知作为动词的解释,如果作为名词,指的是对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的认识。

那么认知深度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理解是,对客观世界(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的认识接近真实的程度。

    我们来看个例子。比如,有人问:如何才能坚持早起?有两种回答。第一个回答:每天都早一点睡。第二个回答:首先要给早起赋予重大的意义,把早起的好处列举出来;然后合理安排好早起后的时间,读书或者晨练都可以;为早起建立仪式感,准备好闹钟,早起穿的衣服提早放在床头;还可以在网上加入早起打卡社群,互相督促。

深度认知有哪些特点呢?

1、深度认知是分析了问题和现象后得出的结论。深度认知一定不是凭感觉得出的结论,它往往是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对现象的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

2、深度认知是对客观事物有理有据的解读。深度认知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貌的探究过程,因此深度认知需要借助一些实验验证或数据分析来依托。

3、深度认知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它往往可以举一反三。就比如,对“如何坚持早起”有了深度认知后,对于坚持其他的事情,也可以作为参考。

  那么,怎样的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呢?

      我们在第一次接触到一个事物或概念的时候,形成的是浅层认知,当这个事物或概念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相联系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就开始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不断思考,论证,探索,来加深我们的认知。

      我们发现,认知的深度就是接近事物本来面貌的过程。因此,提升认知深度就需要我们亲近具体事物,而不是纸上谈兵。就比如回答“如何坚持早起”这个问题,只有真正做到坚持早起的人,他们才有发言权。

总结一下,要提升认知深度,就是践行加反思。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有限,不是所有知识都必须践行的,有些知识只需要我们借助推理和论证,来补充我们大脑对原先概念的认识。

      就比如,我现在坚持日更的方法就是阅读加写作。阅读的时候,我会把读到的概念与原先头脑中的认知相比较,或补充,或替代,或融合,或抛弃。每一次对概念认知的升级都是我写作的素材。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头脑中深度认知的概念越来越多,这些概念之间又会互相联系,产生新的认知。

    这些深度认知的概念,有人称为“临界知识”,有人称为“规律或定律”。有了深度认知的概念,我们便可以开启学习的“少既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