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爱浅笑简书每天好文读书,学习笑薇书评营

读书思考:对阅读的爱与审视

2021-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格子退休了

多篇百万爆款作者粥左罗说过:写作是一门手艺。

我觉得阅读也是如此。

所以,很久以来,我一直用学手艺的方法来学习和实践阅读,读过了经典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完了《快速阅读术》、《洋葱阅读法》等,同时保持一周一本书的速度,实践了大半年。

慢慢地掌握了阅读的一些要领,譬如主题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流水式阅读、呼吸阅读等,也一直用这些方法提升了阅读的效率。

以为读书生活会这样一直持续下去,我会不停地用这门手艺,去探索各种不同书籍的奥秘。

今天读到的《学会阅读》给了我一击,阅读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是门手艺,还是一种思想。

手艺,解决的是看得见的活,把一本书读完,完成从输入到思考,再到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增添了新知,提升了认识。

在《学会阅读》这本书中认为,以上的这种阅读是一种狭隘的阅读,我们的人生不应该局限在书本上,更多的是用来读人生这本无字之书。

因为作者李烔炎持这样一种阅读的底层逻辑,所以在这本书中少见具体详尽的、类似做手工活那样的操作方法,更多的是帮助读者建立起一种读书的认知思维。

第一种思维:兴趣是阅读所有书籍的第一扇门

如果有人问“历史书怎么读呢?”,“哲学书读不懂,有没有好方法?”,“经典书籍读起来好累,怎么办?”

曾经的我可能会列出一二三四......,告诉他很多方法,而现在,只需一句话“找到兴趣点,顺藤摸瓜,读下去”。

这句话适用于所有书籍,不论是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还是情感小说、工具方法、认知思维类书籍。

比如,一个学生不爱读《水浒》,但他特别喜欢“武松打虎”,那么就以此为突破口,先从打虎这一段读起,读着读着,他会想多了解武松,顺着这条线索,可以到鲁智深、宋江......。

在哪里卡住了,也不用强求,停下就好,充满好奇心的脑瓜,也许有一天会问“为什么他们要到梁山上去呀?”,于是又可以开启一条阅读线。

如果他到此为止,觉得读《水浒》太累,那么就换一本书,不要在意书的领域,重要的是保护好这份好奇心,找到能够读下去的书。

读《明史》没耐心,那就读《明朝那些事》,读《万历十五年》等,要知道这个时代并不缺书,缺的就是那份“兴趣”。

相信在阅读的路上,兴趣可以为我们规划航程。

第二种思维:接受不同的观点

读书时,经常会遇到与自己已有认知不一样的内容,也会遇到不同书籍对同一件事情,不一样的解析,这时候怎么办?

《学会阅读》中建议:

我们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无论一个观点如何颠覆我们的认知,都不要急于否定。

也就是说,不要持有固有的观点,同时也不要让情绪左右你的思想,因为你越是认为怎样,潜意识中就会搜集相关证据,来加强这种认识,这也就为你认知的提升,关闭了一扇有其他可能性窗户。

莫言在《丰乳肥臀》 中说:文学的魅力之一,也许就是可以被误读。

莎士比亚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翻译过来,就是在读书过程中,产生了认知的对冲,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了构建自己的阅读底层逻辑,形成一个密实的知识地图,这个时候,不要立即否定,如果戴上这个有色眼镜,就很难再客观地读完一本书。

《学会阅读》建议:

要看这个观点的逻辑能不能自洽,也就是说逻辑方面是否存在漏洞。如果能够自洽,就先接受这个观点,至于事情的真相全是其次。

作者李炯炎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天,他读到了一句话:“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正常行事,这是一流智慧的标志。”,他非常喜欢这句话,同时发现这句话标注的来源,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作者正是他最喜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所述。

李炯炎对此感觉有些奇怪,但他接受了这句话的意义,并不扩大怀疑的范围,从怀疑话的真实来源,到怀疑那篇文章作者的做学问的严谨态度。

之后,他翻遍菲茨杰拉德的所有小说,终于找到这句话来自《崩溃》,且与原文有差异。

然而,这并不影响李炯炎把这句话,奉为他阅读和为人处世的底层逻辑之一。

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是好的还是坏的,有时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记住《学会阅读》中的这句话: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仅仅是一滴水,我们不可自大,但也不必畏惧。所有源头的建立,都要从做开始,至少你要开始读,才能介入到这片海洋。

第三种思维:超越阅读,阅读人生

每个人阅读的目的不同,有人为了增长知识,有人为了修身养性,有人为了打发时光,有人为了提升能力等等。

可是,在《学会阅读》这本书,阅读还有一个境界,就是超越阅读,阅读人生。

阅读不仅仅指读书,读文章、读咨询,用眼睛观察身边的事物,用耳朵聆听周围的声音,用双手触摸世界的真实......这些都是阅读,只是形式不同。

因为这些另类的阅读方式,阅读对象无限扩大,我们与世界的联系由眼与书,变成了身体与大自然,可以亲身感知这个真实的世界。

我们从书本中走出,也从以往的圈子与环境中走出,流连在一个陌生且新鲜的领域,很容易就发现了隐藏在体内深处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世界的复杂,而这一切,远非白纸黑字就可以概括完毕的。

至此,我们就打通了阅读的脉络,那些虚无缥缈的知识,看似无用的理论,都可以被内化,在现实中发挥出作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最后,用书中一句话结尾:

并非所有真理都蕴藏在书本里,我们要冲破阅读的壁垒,既要构建一套自己价值判断的底层逻辑,又要体会人情冷暖,适应世间的风云变幻,认真地体会人生这本无字书。

谢谢阅读,我是格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