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最后的归宿,不是故乡,也不是坟墓,而是这一个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b182c1f6dc0c561c.jpeg)
01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人,不过是从娘胎而来,最后到坟墓中去罢了。”
这番话,把人之开始和结果,都说清楚了。只是,这所谓的坟墓,真的是人最后的归宿吗?看似是正确的,实际上,又显得浅薄了一点。
有些人会说,人之归宿,其实是故乡。所谓“万物归秋,落叶归根”便是这个道理。
故乡,承载了无数人这一生的亲情和感情。多少漂泊异乡的游子,最后还是回到故乡终老。
二十来岁的时候,我们远离了故乡,去到了大城市打拼。这一打拼,就是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我们都把岁月浪费在了故乡之外的城市当中。
中年后的某个晚上,我们会对着夜空感慨:融不进的大城市,回不去的故乡。哪怕在城市扎根了,也觉得冷冰冰的,没有了以往在故乡时的温暖。
人,只要逐渐长大, 就会远离故乡。哪怕最后回到故乡终老,也还是无法改变与“心之彼岸”愈发疏远的现实。
也许,人这辈子最后的归宿,不是故乡,也不是坟墓,而是这一个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4cd71733f9639ea6.jpeg)
02
人,终其一生,无论得到了什么,拥有了什么,处于什么位置当中,到头来依旧摆脱不了“空”的宿命。
什么故乡,什么坟墓,什么前路,皆是“空”。这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从虚空而来,也终究回归到虚空当中。
有心理研究者提出过一个问题:我们会在睡觉的时候做梦,那活着的这一生,是否也是一个梦境呢?
这个问题,让无数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陷入到沉思当中,人生,是不是一场梦境呢?离开的人,是否皆是“梦醒”之人呢?
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好说。只是,当我们静下心来观察身边的一切,就会觉得特别“有规则”。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一天当中分为了昼与夜,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不同的事儿。
这些有“规则”的现象,就像被安排好的戏剧一般,不断地上映,不断地谢幕,直到我们也成为“谢幕人”的那一天。
有哲学家说过,我们都领着不属于自己的剧本,过着不属于自己的人生。只是,每个人都会有“曲终人散”的那一天。
一旦曲终人散了,也许这尘世间的梦境就结束了,“空”也就降临到我们的生命当中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2208ae54fb9cfeb1.jpeg)
03
丰子恺先生在《渐》中写道:
“不为时间所惑,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时间,那是人定义出来的概念。那超越了时间,便是虚空。这人生的一刹那,也许就能经历几十年的春秋,让人走过这一生了。
我们不妨看得宏观一点。
一年,可见春夏秋冬;十年,可见世道变迁;五十年,可见生老病死;一百年,可见枯荣兴衰;一千年,可见王朝更替;一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十万年,可见物种变换。
在无数年前,地球上的霸主,恐龙,也在地球的变迁当中,灭绝了。也许它们也有自己的社会,自己的世界,以及自己的人生(龙生)。
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恐龙终究成为了一堆化石,成为了大自然尘土中的一部分。所谓“尘归尘,土归土”便是这个道理。
人也如此。我们的爷爷奶奶生下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生下了我们,我们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生下了他的孩子。一代又一代人,都在各自的时空当中,走向虚“空”。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5a66be498e8c0cde.png)
04
作家刘亮程说过,无论收多收少,秋天的田野都叫人有种莫名的伤心,仿佛看见多少年后的自己,枯枯抖抖站在秋风里。多少个秋天的收获之后,人成了自己的最后一茬作物。
对于人生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但无外乎是这三点,赚到更多的钱,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拿钱财物质来说,人之所以要赚钱,就是因为活着的这段时间,我们需要用钱来换取生存的资源,以此能够顺利地活下去,直到老去的那一天。
当然,这些钱财,都是尘世的东西,我们都带不走。古往今来的王侯将相,哪怕生前再怎么厉害,最后也都成为了一堆白骨。
曹雪芹在《好了歌》中写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放不下功名,觉得功名利禄才是人生的意义。但是,以往的王侯将相,不也尘归尘,土归土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0323/73920e75990d301f.jpg)
秦始皇再怎么厉害,也无法让秦朝的基业传承万世;乔布斯再怎么有钱,最后还是带不走一分。也许,这人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只能面临“一场空”的结果。
当下所拥有的,只是短暂的。虚空,则是永恒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