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得不说,人的惰性实在是太大了。
或者说坏习惯比好习惯更加难以改正,总是不自觉地想刷刷手机再看书,最终结果就是手机还没刷够,书早已没时间看了。
读后感早已打好草稿,就是没时间写正式的,看来,克服以往的坏习惯不能一步登天,只能一点一点来纠正。
徐玠斗倒严嵩后,让高拱进入内阁,但高拱却从来不认为自己进内阁是徐玠的功劳,反而认为徐玠在巴结自己,经常和徐玠对着干,徐玠不满。最终暗中利用言官的力量迫使高拱告老还乡。人要感恩,可以有傲骨,但不可以有傲气。否则,你不知道往日的恩人会不会变成今后的仇人。
高拱遭言官弹劾,本可以装聋作哑,不必在意,连皇上都劝他不必理会言官,但他偏要跳出来回应言官的攻击,谁知不是越斗越勇,而是一败涂地。如果有小人往自己身上泼污水,只管任由他去,此时辩解,只会中了小人的圈套,小人会越跳越高,而你会越来越累,直到缴械投降,小人依然对你不依不饶。这时不若清风明月一杯酒,我自笑看江水流。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心态,对别人的攻击和谩骂置若罔闻,不争不辩,其意自明。
再来说严世藩,严嵩倒台后,严世藩被判充军雷州。但严世藩并没有去雷州,而是在老家花天酒地。嘉靖皇帝对此一清二楚,但念在往日严嵩的面子上,并没有想要他的命。虽然皇帝不想要他的命,但由于他始终是个隐患,授意别人弹劾严世藩。严世藩入狱后,罪名有很多,但不足以让嘉靖皇帝判他死刑。于是徐玠和张居正从种种证据中精心选出两条,每条都足以定他死罪,一是在有王气的地方盖房子,意图谋反;二是好友勾结倭寇,自己知情不报,定有猫腻。果真,嘉靖大怒,严世藩被菜市口斩首。
严世藩是相当聪明的人,入狱后还知道声东击西,自己主动认罪准备脱身,可谁料到徐玠和张居正一眼看穿他的把戏,最终斩首,老爹严嵩也落个饿死的悲惨下场。这告诉我们,不管是罗织罪名也好,弹劾对手也罢,一定要有证据,还要击中敌人痛点,让其无法还击。放在现在,就是在工作中,要抓住重点,围绕中心目标展开工作,有的放矢,务必完美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