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高效备考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018-11-12  本文已影响1人  490261181a77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免费领取,考试资讯免费分享 >>点此跳转获取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或直接搜索群号【657486651】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有不懂的生字词也可以圈画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关于鲁迅先生,在侄女周晔的记忆中,提起鲁迅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笑谈《水浒》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的,结果如何?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3)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2.趣谈“碰壁”

(1)自由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师生共读这部分内容,再现当时情景。

(3)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哪句话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4)在这风趣、幽默的语言背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课下预习课文剩余内容,并做简要分析,写下读后感。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如何确立的?

【参考答案】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从文章所描写的事情中提取人物的性格。这时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从而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然后再把文章中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综合提炼,提炼出人物性格中的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就作为我的情感目标,同时我会在拓展延伸中对此点进行升华。

2.谈谈初中课本中你最喜欢的鲁迅的作品?

【参考答案】

我比较喜欢《阿长与<山海经>》。在鲁迅的小说中,常常出现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生动逼真的刻画,反映的当时中国人人性中的共性,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这些“小人物”大多有悲惨的命运,结局也很可悲,但是从《阿长与<山海经>》中,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阿长与作者之间如母子一般无私的情感,充满了温情。同时作者对“阿长”这个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致入微,在成文后将近100年的今天再次阅读,依然觉得阿长这样真诚、略好事,被时代左右的中年妇女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作者的文章就像写在昨天一般依然有刚出炉般新鲜的时代感。同时也感叹鲁迅先生对中国普通人的性格的犀利洞察,他的文字直至今日依然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现“小人物”的特有风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