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能不做的话,坚决不做(2020015)
每一间房子都是有自己的天花板,如果没有天花板,房子反而是不安全的,或者说不成其为房子。
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我更建议是不要做孩子的天花板,在最近销售iEnglish的过程中,真的碰到太多这样的故事了。
有这样一位妈妈C,孩子的同学已经读小i,读了好长一段时间,而且孩子自己也很想要,但是回家跟妈妈要买的时候,妈妈每次回复孩子的都是你坚持不了的,连续三次之后,实在熬不过孩子的哀求,终于入手了小i,而孩子也并未像妈妈说的那样坚持不了,反而成为了一个不管有什么事情都坚持读完小i的孩子,看到孩子的这股劲,妈妈的思想彻底被颠覆,甚至为了给孩子买乐高玩具,自己做起了小i。 这个故事虽然结果是很美好的,但是过程看来,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真的太少了。
我也有推广给一个小伙伴,她先是跟我感叹我的孩子很乖,然后开始说自己的孩子拖拉,累,每天都睡的很晚,满屏都是对自己的孩子的抱怨和那份把孩子往后拉的力量,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因为父母的不一样,因为成长环境的不一样,造就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而父母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孩子的天花板。
还记得之前看过这样的一个视频,两边的父母,一边是不断的对孩子说,不行就歇歇,你这样不可以的,另外一边是对孩子说,相信你,加油,你可以的 ;这样的对比可想而知,不断拖孩子后腿的父母到最后无法接受现实,而孩子最终也无法承受需要面对的压力。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最需要成长和学习的其实是父母,如果我们固守思维,我们就会变成孩子的天花板,如果我们拥有的是成长型的思维,那我们永远都不会变成孩子的天花板。
从自己看到PET那本书开始,我才明白,孩子是没有问题的,而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我自己身上,从那一刻,我决定要改变自己,然后从此就走上了陪伴孩子的路上,每天睡觉之前给孩子读故事,中文和英文,每天去记录我给孩子讲过的故事,虽然现在想来去讲故事的时候不一定是很吸引孩子的,但是我真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收获很多,我从一个不怎么看书的人,变成了每天都读书的人,刚开始读的最多的就是亲子阅读和亲子教育的书籍,但是知道很多的道理,但是还是过不好生活,说的就是我这种有意识,但是没有方法的人。
而后开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想了解自己,开始学习,慢慢一点点的进入自己的内在,看到自己对于自己的不满,批评,不接纳,然后开始学着接纳自己,直到我开始接纳自己的时候,我才开始从心底里接纳我生命中的亲人们,他们给予我的,我才开始学会感恩。
虽然现在依然还是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是看见的速度更快,出来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喜悦富足会在我心底里升起,我终于可以对自己说一句,我不会成为孩子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