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困难了,你该怎么办?
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老奶奶看着小宝宝,宝宝摔了。奶奶为了哄宝宝,拍拍地,说"让你摔我的大宝贝,打你打你。"宝宝见奶奶替他打抱不平,便哭的不凶了。有可能也会看到这样的,孩子撞到桌子了。哇哇的哭,爸爸夸张的说"哎呦,桌子被撞疼了,你得道歉呀!"孩子忍着哭泣,跟桌子说对不起。有点搞笑哈!不过这种方式要好很多。孩子学着承担。
在孩子遇到问题困难时,们家长的引导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你怎那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2.宝宝,是不是太难了?那咱们不做了啊!太难为我们了。
3.宝贝呀!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呢?咱们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的呢!看是不是可行。
4.宝贝儿,经过你的努力,你取得了进步。不过还需要一些方法和锻炼来解决目前的困难,不过爸爸妈妈想信你一定可以做到,有需要可以求助我们哦!
5.这个对于你来说有点难,我帮你吧!
6.儿子,老师是不是不好呀!你怎么学习老是提不上去呢?咱要不换个好学校找个好老师。
7.儿子,这不是你的的问题,这太难了。咱不弄了。以后不要尝试这方面了不适合。
或许我总结的有点片面,不过代表着不同的家长的教育方式,当然,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1和2的方式,孩子可能就学会了回避,退缩。不敢直面困难。3和4的方式,孩子知道要面对现实,不退缩。想办法,解决问题,以后也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素质。5呢!看似问题是解决了,不过不是孩子自己完成的,对他个人能力没有帮助。以后也只会养成了依赖的毛病。6和7,虽然家长和孩子都看到了问题,不过并没有正视,而是把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放在了外界条件和环境。没有看到自身的问题与真正解决问题的动力。一味地推脱责任,指责外界因素并不能解决什么,而是让他们慢慢养成了怨天尤人的 习惯。
对号入座一下,看看你是1234567的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