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2022-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阿航读后感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爱惜东西是一种美德,一个耐用的产品越用越顺手,修补的过程也是对物品感情的注入,我们会和这个物品产生情感链接,会更加珍惜这个耐用的物件。

生产者社会注重的是经久耐用,样式经典,可供选择的品类少,不会轻易过时。从生产者社会逐渐过渡到消费者社会过程中,这种美德逐渐消失了。

与之相反的是消费者社会。

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新颖的样式去刺激眼球,华丽的广告展现功能,即使这些功能的实用性很低,到手之后再用到的可能性很小,依然有很大一批人为之买。买它的理由是一种新鲜感,以前从不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欲望就这样被激发了出来。

在品类繁多的商品中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需要花费时间,购买商品所需要的金钱也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工作才可以获得。新的商品无穷无尽,选择无穷无尽,新奇的体验无穷无尽,即刻满足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在得到之后消费者永远不会满足现有的,目标永远在下一个未曾体验过的新奇体验感,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新鲜的体验所有新奇的商品全都体验个遍,付出的代价就是把人生中最好的时间全都投入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中去,目的是为了去消费那些不曾有过的体验。就像仓鼠那样,不停地在旋转的滚轮上疲于奔命而又不自知。

人类当然不可能像仓鼠那样笨,那些利益既得者们可不想让消费者发现其中的秘密。他们用了很多障眼法,像是农夫为了让驴子赶路而在驴子的眼前挂上一根胡萝卜,这样驴子就能走的又快又好。

消费意味着毁坏,在消费过程中的事物将不复存在 或在物理上被湮灭 如被吃掉或耗尽 或者剥夺了原本的吸引力,无法再唤起欲望,如被过度使用的玩具或频繁播放的唱片,使用过后就不再适于消费。

消费被塑造成短期的即刻需要满足的欲望,不用动脑子就可以完成这一愉快的过程。用舆论引导思维,开始让大家相信,实用性是不再重要的。

潮流款是为了缩短物品使用寿命的一种手段,有些东西还没坏掉,就被当成垃圾丢掉了,理由仅仅是这款样式过时了。在广告的华丽包装下,就像小时候隔着橱窗的玻璃渴望得到的那件商品,营造了一种氛围感,制造了一种被追捧的感觉,似乎买下了这件商品,就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成为身份的象征。

消费可以识别身份。如买一辆新款的老爷车或买一辆普通的自行车,显然是前者更有社会地位,更能获得人们的尊重。尊严只能通过金钱和消费来弥补。

衡量人们声望和社会地位的是工资的差别,而不是勤于工作的道德或堕于工作的罪恶。工作不需要被热爱,也不需要被认为是道德的象征。被向往的职业不再是医生、传教士,大家都想成为能挣钱的商人或资本家。

诱惑,炫耀未曾经历的奇景,承诺前所未有的体验,贬低已经尝试过的一切,才是最有效的。

人们拥有选择商品的权力,却被剥夺了不受诱惑的自由。每次来到市场,消费者都觉得自己在掌控一切,他们可以评判、评论和选择,他们可以拒绝无限选择中的任何一个,除了必须做出选择之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