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 无为则无不治

2016-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端676

第三章  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不刻意地去标榜贤明的话,民众就不会起去争抢的心;争着去获得贤明的那个头衔。“不争”二字的意思是说去获得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东西,假如你的容量就是一杯水,但是你却拥有一桶水,那么超过一杯水的其他量都是浪费。不人为地去看重难得的财宝货物,民众就不会起偷盗的心;因为难得又想要,只能动歪心思走邪路去获得。不显耀可贪的事物,民众就不会被惑乱。中国的文化源头是易经,而道德经又像是易经的解读版,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事物的组成是由一阴一阳组成的。老子这里说不尚贤,这是明着说的,是阳。那么他背后隐含着没说的意思是什么呢?对,是阴。正因为世上的人们刻意地标榜贤明,等于人为的划了一条及格线,您达到了标准线了,好!你是贤明的一类了,好吃好喝好穿好住的待遇等着你。你没上及格线的话,那对不起,你滚一边去吧,那些好事没您的事。所以人们会一窝蜂一样地去争,不及格的也想尽办法,使尽坑蒙拐骗之降龙十八掌也要使自己上那条及格线。所以世俗刻意标榜贤明的结果就是人民都去争,人为地看重难以得到珍稀贵重货物,那些没有的就会起偷盗的心,他们会去偷那些货物来满足自己。显耀出可贪的事物,则民众的心就会被蛊惑,导致出乱子,典型的案例电信诈骗就是这样的,有人在外诈骗成功的,就回到村里炫耀自己得了多少多少钱,而原本老老实实做事的村民看到那些回来的诈骗犯所显耀的,觉得自己也可贪图,所以整村成了诈骗村的案例。名位实足引人的争逐,财货实足引起人的贪图,名位的争逐,财货的贪图,于是巧诈伪作的心智活动就层出不穷了,这时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冲突的主要原因。而要世人不争,不盗,不乱的状况,老子开出的方子则是不要刻意地标榜贤明,不要人为地看重难得的财宝货物,不要显耀可以贪图的事物。一切从你真正实际需要出发。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老子认为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所以有道的人治理世间是开阔人民的心灵,使人心灵开阔,“虚其心”是弄明白自己的容量是多大,就获取多少的资源,如同计算机根据软件需要动态地分配内存,高效率地运行。也可以认为是扩大自己的能承载的容量。生活安定富足,“实其腹”就是明白容量多大就装多少资源。意志力变得柔韧,也可以说是减少贪欲,弱则是不要扩展贪欲造成浪费。体魄变得强健。体魄强健则是使得你这个容器能长久地运行下去。永远使人民处于一种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贪婪的欲望,没有争盗的欲念,有道的人使得自己的人民永远地处于这样一种纯洁状态的时候,就能让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这里的这个”常“字是指永远的意思。这段话经常被一些人认为这时老子要推行愚民政策,让人民没有知识,就会没有欲念,其实老子不是这个意思。,所谓的”无知“,并不是行愚民政策,乃是消解巧伪的心智,人民虚其心有了开阔的心灵,见多识广,能够用客观规律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看待事物,巧伪一类的事物再也不能欺骗人民,巧伪之类的心智也就消除了  。所谓”无欲“,并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消除贪欲的扩张,例如人的吃,要吃饭是天性,是本能,你一顿饭吃个一碗两碗差不多就饱了,一碗饭就是你正常的需求,但是你说你要一顿饭要来上个一万碗,吃不完的就倒掉,那超过了你的正常需求,超过了你的正常需求的就是你扩张的贪欲。当人民永远处于一种无伪诈的心智及合理的欲望状态时候,就算有一个人拉上你说一起出去抢劫你也不会去的,而那个拉上你出去抢劫的就是那些别有用心自作聪明的”智者“,人民不会上这种”智者“的当,分得清这种人的嘴脸,所以那些别有用心自作聪明的”智者“也就不敢作奸犯科了。所以圣人这种有道的人治理政事,通过使得人民的心灵开阔,则能使得人民分清对错,使得人民的生活安定富足人民就有了生活下去的物质保障,柔韧人民的意志,使得人民即使遇到暂时的挫折与不顺心也不会停止去工作与创造,使得人民的体魄强健,正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样,去工作与创造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支持,不然人不存在了,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工作,去创造就无从说起了。

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依照“无为”不妄为,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原则去处理事物,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上轨道的了。圣人通过遵循客观规律去做事,则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处理得了的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