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读欧洲史的一个难以理解的地方就是人物,前面明明已经死去的人物,后面还说的津津有味,搞得一头雾水的时候,他突然蹦出来个二世,这才明白了,哦,原来是在说另外一个人。感觉自己掉坑里了,然后翻到前面再去确认一下人物关系,才恍然大悟,额,原来是这样的啊。再去读时,渐渐发现自己已被吸引了。
奥斯曼帝国的六百年,浩浩荡荡,跌宕起伏,有开疆扩土的豪迈,也有丧权辱国的屈辱,有改革的雄心壮志,也有守旧的闭关锁国,有内治的专横跋扈,也有外交的软弱无能。一个帝国,沿着历史的脚印走着,走着。从辉煌走向没落,从兴旺走向灭亡。
中世纪早期,一个东方的游牧民族,由于生存的原因,随着地理的脚步,一步步从东方来到了西方,一个突厥的塞尔柱部落,逐渐在西迁的过程中慢慢征服,不断的征战,渐渐的征服,慢慢的融合,于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就这样产生了,他就是回来征服了亚非欧的土耳其人的奥斯曼帝国。
土耳其早期的头领和苏丹复兴了伊斯兰教,并在亚洲重新统一了伊斯兰世界,奥斯曼帝国又为属于东方基督教世界的欧洲土地带来了新生。土耳其人延续了历史,联结了东方和西方,在亚洲和欧洲分别填补了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崩溃后留下的真空,并从中孕育出了崭新的、充满创造力的奥斯曼文明。
将奥斯曼帝国与中国的历朝历代做个比较,发现他与清朝最为相似,但是,清朝延续的历史远远少于奥斯曼帝国,这与帝国的经营有着很大的关系,奥斯曼帝国十代明君,开创了三百年的上升期,十代明君累积的政治资源,让后世挥霍了三百年,中间偶有变法者,改革家,也难以为继。
奥斯曼帝国对宗教的宽容,对民族主义的仁慈,造就了他丰厚的历史财产,也让他雄立亚非欧。他不拘一格的对人才的任用,对军队的建设,以及对政治文化的宽容,让他在早期就完成了民众对他的支持与仰慕。最后沦为病夫,也依然有人追随。
苏丹与大维齐尔,与大穆夫提的权力争端,使得奥斯曼帝国越来越软弱,各列强间利益的相互转变,使得奥斯曼帝国在岌岌可危的形势下依然岿然屹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瓜分了奥斯曼帝国(民族主义大义下,各个附庸国纷纷独立),青年土耳其人建立了一个新的共和国,伟大的奥斯曼帝国宣布灭亡。
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这个伟大的帝国,已然找不到他一丝一毫的痕迹了,伊斯坦布尔的街头,已然都是新世纪的产物,那遥远的伊斯兰的钟声,还在倾诉着帝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