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书评读后感成长励志

《为何家会伤人》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5人  渐行路远

书名:《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武志红

《为何家会伤人》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因为看了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认识自己,改变你自己,以及改善你的家庭关系。

本书分为四部分:

1.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2.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3.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4.中国式家庭


点评:家是我们唯一的避风港,家是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会想念的地方。家是我们在疲惫的时候可以随时休息的地方。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每个家都会追求与向往一个幸福完美的理想家庭。

要想“家和万事兴”,这就要靠每个家庭成员怎么和谐共处,一起创造幸福快乐的生活!

在家里,我们常常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对方心里感受,缺乏交流,难以做到相互理解与欣然接受对方, 所以就产生种种矛盾,导致家庭难以平息,关系变得紧张,家庭支离破碎,婚姻破裂等等......

工作归工作,家归家。如果不明白工作与家的分野,而将权力规则带回家,那就形成一种“权力的污染”,会引出很多问题。

工作中的权利规则不适合家庭,可是有多少人能在家中不以工作的那种方式来相处?我们都随意把工作权力规则带回家,运作机制是竞争、合作、控制、征服......

家不是工作的延续,也不是工作的补充,”然而,家中规则应该是珍惜,途径是理解、接受。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对于我们来说固然很重要,但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我们要明白家中居第一位的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孩子总会长大,孩子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孩子不是陪伴父母一辈子的人,相伴到老的是夫妻。

如果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那么就会产生糟糕的婆媳关系,严重的恋子情结......

每个孩子从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接受成长,家长与亲人不能把孩子当做一个“”,而是人。要学会放手,学会让孩子自由成长。

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溺爱是陷阱,过度的爱。过度的溺爱孩子是害了他,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

若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很多父母都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理想强加于给孩子去完成达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真正的梦想,所以导致孩子做了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成就了父母的人生,而不是孩子自己真正想要过的人生。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让孩子做选择,不要总是想忍不住替孩子做选择。

很多父母都会为孩子做出选择,总是不先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从小到大,生活、学习、工作、婚姻......最终,这个孩子只能成为一个“物品”,任由摆布,失去自我。

婆媳关系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真相。婆婆不给儿子自由,什么都管着不放手。儿子就像是婆婆的情人。儿媳的介入,好像是“第三者”加入,婆婆好像会产生“嫉妒”,容不得儿子与儿媳的关系如何。所以婆媳关系难以相处。

改变别人不可能,只能去改变自己。任何人都不要想着去改变别人,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每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若后天想要改变,只能靠自己,你自己不是试着想去改变,谁也劝不了你。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中国式家庭,观念陈旧,老人习惯把孩子在妈妈身边“抢走”,制造了母亲与孩子的分离。很多家庭的留守儿童就是这样形成的了。其实最好就是母亲对亲自带孩子,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留守儿童的性格各方面都随老人,与老人更亲近或者不亲近,很叛逆,很多留守儿童都不愿听老人的话,思想与性格总是不一样,长大成人之后,不利于家庭,不利于社会......

爱与自由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如果爱孩子就给孩子自由空间, 不要像门一样紧紧锁住,不打开,不透气,没有流通的空间......

想拥有幸福的家庭,幸福的婚姻,我们就要善于经营,用智慧的头脑去创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