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乘龙引(168)
这也就是说,传功之人一旦把自身功力输出之后,自身经脉基本上已形同废弃,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源源不断地将其全部灌输出去。
并且以后,传功者也将再也无法修炼内家功夫,身体常年顑颔羸瘦,病弱乏力,精神涣散,萎靡不振,从此实不啻废人一个。
倘若一个练武之人没有了功力,手无缚鸡之力,那么再精妙的招数也会施展不灵,许多高难度的动作更是想也别想做到的,又拿什么继续在江湖上行走?
是以,但凡江湖人物,莫不将内家真气视为第二生命,严加保护,岂肯轻易送交他人?
而这转送内功,也是相当复杂艰巨的一件事情。它必须授受双方所修习的武功来源高度一致,内功因此方才能互相兼容,毫不冲突。
在达到这一个先决条件之后,授者将内功源源不断注入受者体内,还需先行在其四肢百骸,奇经八脉诸般试探运行,务须熟悉该身体各种状况。
然后授受双方同心合力,打通承继者身上的任督二脉,使彼此两股真气能和谐共振,一起汇聚于丹田气海。
当彼此双方的真气融汇贯通之后,授者一方工作步骤便已告罄。而受者一方却仍还需自行默运内息,运行大小周天,如是三遍七转,方才能够功德圆满。
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却十分的繁琐,反复而艰难。如果并非同时同源,稍不小心,就有走火入魔,前功尽弃的性命危险。
而且,从授功起始,到大功告成,所需要的时间也非常之漫长。根据体质的不同,时间上也会具有差异。快的话有时三、五个时辰就可结束全程,慢的话,可能一天一夜还不能完事竟功。
虎子虽然不曾经历过这种情况,但毕竟曾经听师父他们细细地讲解过。所以,他深深知道此事万万不可等闲对待,轻易视之,率性而行。
无洹子却似乎早就料到了虎子会有严词拒绝这一节。他毫不意外地祥霭一笑,徐徐说道,
“虎儿,你心中的顾虑和不忍,以及其余的一些相关想法,为师叔的,其实都是懂得的。
但是现在师叔已身负重伤,先不说将来能否恢复如初,可不管怎样,这身功力在身,此时非但无用,反而更会增加痛苦。
那张秩爻的功夫好生歹毒,已经使我经脉紊乱,真气再无法集合凝聚,只如散兵游勇化而为贼,在身体内到处乱窜,作耗为患。
似乎它们也急需寻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所以,将各股岔气乱流顺利转嫁出去,正是最为妥当的解决之道。
在你而言,可以增强数十年的深厚内力,在师叔而言,却无疑可以因此而清除缠绵于身体里的伤痛。
师叔的伤势沉重,太半也是因为经络受损,自身内息无法收束,使之正常回归丹田造成。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小事自然迎刃而解。既无自身内息为恶逆乱,痊愈起来自然也将事半功倍。
倘若师叔还贪恋着这一甲子的修为,恋栈不舍,想要恢复,却是异乎寻常的烦难。
不说找不到有谁镇得住体内这些岔乱四溢的真气,就算有人能够一举镇得住,我的经脉受损惨毒,以后却也是修复不过来的。
身体即令侥幸恢复康健,仍然还只是废人一个。并且各种贼耗真气虽被一时镇压住了,终究并非完全消弭,所以也不是个尽善尽美的解决方法,甚至还可能就是另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为届时各道真气突破封锁,一旦发作起来,就是大罗金仙也挽救不得师叔这条老命了。
所以为今之计,最策万全,可让师叔得保性命无忧的办法,就是让师叔将全部功力转嫁到你体内,助你打通奇经八脉,完成武艺的升华。
你我所练习的,都是昆仑正宗的精纯内家心法,相互兼容,彼此间完全没有冲克,定然效果尤佳,能够完美共鸣。
因此上,也断然不会有丝毫的危险和偏差,这些你都尽管放心好了。”
听了师叔无洹子的一席长谈,虎子也知道这样做倒也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可是让他于此就这样直接满口依允,径自答应下来,却又确实非常之为难——
毕竟,如果自己因此而轻巧获得这些雄厚深湛的功力的话,即便能力再如何突飞猛进,那也毫无任何光彩可言。
并不是靠自己的能力一朝一夕练成真本事,而是凭空渡来的大礼包,首先自己心里这道坎就过不去,总感觉不得劲不踏实。
这样想着,虎子当下又摇了摇头,喃喃说道,
“师叔,请恕弟子仍然难以答应下来。窃天之功,以为己有,实在让人不敢想象。所以……所以,咳咳,师侄决不允许自己这样。”
“虎儿,你怎么能够还这样想呢?”
无洹子摇头叹息道,
“你这是在拯救师叔的老命,情非得已方出此下策,怎么能够将其视之为窃天之功呢?
不是师叔说你呀,你这个脑筋,怎么比我这个老头子还要来得拘泥刻板,食古不化呢?”
“弟子性格一向如此,师叔又非今日方知。”
虎子指着屋外说道,
“其实除了弟子而外,鹰师姐、燕师弟、龙师弟他们都在。内家心法,我们大家一样都是昆仑正源。悟性透力则他们甚至尚远在师侄以上。
因此,他们只会比师侄要更加合适继承。不如师侄现在将他们传唤进来,师叔再向他们分别征求意见,看看他们可有谁愿意……”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无洹子径行摇头否决了。
虎子一愕,不知其为何否决得如此迅速,因疑惑不解地问道,
“师叔,你怎么……”
无洹子叹息道,
“虎儿,说你宅心仁厚吧,你刚才这种做法却又明显有失厚道。”
“师叔此言不知何意?”
虎子惶恐之际,着急辩白道,
“弟子虽然不敢自矜品德有何等高尚,但却还是很能相信自己在为人处事的性格方面,素来确实比较忠厚诚实。”
“不错,你是忠厚实诚,师叔看中了你的,也恰好就是这一点,这些你都不用解释。
师叔刚才所针对的,只是你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环节上,还认识不够,做得并非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