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游戏力养育》
游戏力养育不仅是方法和游戏,更是以建立亲密亲子关系为中心,兼顾科学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用游戏和情绪理解的方式与孩子建立深层联结,倾听自己和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温柔地引导孩子向上成长。
在《游戏力养育》中,科恩认为陪伴孩子有六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爱促进联结。
无论是在玩耍、管教、照顾还是设定规矩的过程中,联结都是养育的关键。当孩子与父母一起感到安全和放心时,当他们被温柔以待,得到耐心和尊重时,会得到最好的学习,合作有爱。但是这个过程不能是家长强制的,比如有些父母总喜欢拉着孩子谈心,不顾孩子到底想要做什么,这样的举动只会破坏与孩子的联结,遭到孩子的反感。
用爱促进联结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不要强制孩子,让孩子来选择。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欢玩一种叫手指枪的游戏。就是用手比着枪的样子,假装开枪,然后家长假装受伤或者是装死。这个游戏虽然很简单,但却是个有效的联结方式。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父母配合孩子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愉快的陪伴。
陪伴孩子第二个原则,是游戏中跟随孩子。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会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总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在游戏中让孩子得到教育。但是这样就违背了游戏力养育的基本原则,游戏力养育并非是要用游戏控制孩子,而是要建立有效的联结。
例如在上面说的手指枪游戏中,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这个游戏攻击性太强,或者是觉得太粗鲁而拒绝和孩子玩。有些父母会想用别的游戏来替代这个游戏,或者是敷衍的配合。这些都会破坏与孩子之间的联结,无法带来有效的陪伴。
在游戏中跟随孩子,就是要配合孩子一起玩好这个游戏。如果孩子想要玩手指枪游戏,他需要的是父母的配合,在他发出射击的动作后,父母能给带来他们想要的反应。这对孩子而言不仅是需求的满足,更是父母对自己的尊重。
陪伴孩子地第三个原则,透过表面看到深层感受。
孩子不像是成年人,他们有时候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通过情绪来发泄出来。很多父母不能明白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大哭,并且认为这是个不正常或者是不对的行为要以阻止。尤其是男孩子,更是因为各种社会因素不被允许哭。
但是哭泣是感到伤心和遭受丧失时的生理反应,就好像人在紧张害怕的时候会发抖出汗一样自然。表面上看孩子在哭,但是他可能只是因为需要哭泣来释放情绪。陪伴孩子就要允许孩子进行这样的情绪释放,当孩子释放完这些负面能量后,情绪自然会变得平稳。这对孩子成长为一个情绪平稳,阳光积极的成年人至关重要。
第四个原则,轻推助力改变。
当孩子情绪不太激烈时,可以通过玩游戏来让他恢复情绪平衡。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按照第三个原则,先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继续以手指枪游戏为例子,在与孩子玩过多次这个游戏后,当然认为孩子已经释放出了攻击性后,可以帮助他们尝试些新东西。比如在下次被射击的时候,家长可以开始跳舞。这可能会让孩子很惊讶,为什么游戏的规则改变了。这个时候可以向孩子解释,我太开心啦,必须要跳舞。用搞笑的舞蹈逗孩子开心,让孩子觉得这比装死受伤有意思得多,这样可以让手指枪游戏中温和的攻击性转变为快乐。
陪伴孩子地第五个原则,是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强大感。
很多父母都很注重自己的权威性,忽略孩子也需要强大感。强大感能够给孩子带来自信,帮助他们未来成为更独立的人。比如之前提到的手指枪游戏,孩子在通过手指发号施令后可以让家长做出符合他们要求的举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强大。这种强大可以帮助他们度过很多学习上的难关。
比如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就可以玩学校游戏,让他来当老师,父母当学生。父母可以装作不懂,不断地请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获得力量感和成就感。这些都能让他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第六个原则,父母向内看关注自己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并不是只能全部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要将一部分的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心。比如在手指枪游戏中,家长陪孩子玩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喜悦,看着孩子开心的时候也会高兴。同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例如用手指着别人是不是不够尊重等等。当产生这些疑问后,家长可以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跳舞的方式把攻击性变成趣味性,或者把手指指人的动作变成拍手、转圈或者是其它不对人产生不尊重的行为举止。
好了,以上就是陪伴孩子的六个原则——爱促进联结、游戏中跟随孩子、透过表面看到孩子的深层感受、轻推助力改变、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强感、父母向内看关注自己。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个重点,用记录情绪触发点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有效回应。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崩溃的体验。有时候会情不自禁用严厉的语气呵斥孩子,有时候会大喊大叫,还有的时候甚至可能会自己也跟着大哭起来。比如孩子无理取闹时,在学校表现不好时等等,这些都是父母的“无助时刻”。
在《游戏力养育》中,作者提到:面对育儿过程中的诸多无助时刻,家长可以通过找到情绪触发点的方式来应对。每个人都有的内在心理过程,如果忽略,就可能成为痛苦和困难的来源。
成长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有自己的方向、速度和力量。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场竞争。孩子通过游戏认识世界,但是他们最想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父母的全然关注。家长要放下焦虑和过高的期待,通过游戏和情绪理解与孩子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轻推自己和孩子,真实轻松地迎接成长带来的喜悦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