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资料,就是寻找珍珠的过程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7人  e526e2ebbba8

今天学习了如何做调查以及如何收集资料的问题。

一、为什么需要搜集资料?

1.搜集资料是一个寻找珍珠的过程。

妮妮姐分享了一个话题:复盘是一个穿珍珠成项链的过程。

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颗珍珠,然而如果不复盘,不整体记录,别人就看不到这个项链,只能看到你的一个点。

而收集资料就好像是寻找珍珠的过程。

如果没有资料的搜集整理没有记录,人是很快就会忘记自己经历过的事情的。想想看上个礼拜你吃了什么还记得吗?读了哪些书?书中的内容还记得多少?

而如果搜集,整理,加工之后,有效储存起来,那么就好比自己辛辛苦苦捡来的一粒珍珠都存放在了应有的地方,使用的时候查找一下就可以了。

2.寻找灵感,扩大自己的头脑,不做井底之蛙。

所谓的井底之蛙,不过是只看到自己脑中的思想而对世界抱着片面的认知而已。

李笑来,老师说了这样一个例子。最开始罗永浩是教英语的,很多人去推特上面关注他,但是他不讲英语。他在讲段子,于是学英语的人取关。喜欢段子的人关注他。再后来,罗永浩跟人撕逼,喜欢段子的人愤然取关,爱看热闹的人关注了他。后来罗永浩成熟了,不跟人撕逼了,开始做手机。那些爱看热闹的人,大呼他变了,于是愤然取关。

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而如果只盯着一个人学习,跟只关注自己的思想是一样的都是井底之蛙。

如果想要了解真实的社会,必须取得真实的反馈,看到真实的现象。

李笑来老师的做法是,每一个给他留言的人,他关注他们思想,思考他们的价值观。每一个关注他的人,他也同样关注对方。

都需要了解对某一个事件的不同看法的时候他搜索关键词看到全球的人民是怎样讨论的。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也说到了每一本书都是作者耗费30年的心血写出来的。嗯,如果你读了100本书那就相当于拥有了许多作者3000年的功力。

这就相当于在全面的提升自己的认知,得从中发现多少的宝藏和珍珠呀?

二、从哪些方面可以搜集资料?

1.自己的日常,所做的事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对自己感触的事情,这些事情其实也是自己写作素材的来源。

每天记录一下,日积月累也是一个生活素材宝库,并且很有真实感。

2.读书,看报,网页,看到的信息

这是大多数人获取素材的方法。

3.听高手聊天

看了晋辉分享的《小学问》,突然顿悟为什么和高手闲聊反而会明白很多道理。

跟书本聊天,作者的思维高度跟你是不一样的,我们可能要学习很多次,传播很多次才能够明白。

而和他们闲聊,他们会只针对你当下的问题给出反馈。并且闲聊是在放松的过程中更能够激发思考虑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怪不得,每次团队电话会议,以闲聊的方式还有泽宇教育的电话答疑,即使是旁听也会感觉有很多的收获,启发自己想到很多的点子。

三、如何整理资料?

1.卡片

李笑来老师使用的方法是卡片记录。在卡片的正面写上例子在反面写上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彭小六,罗振宇都会用到这样相同的方法,在卡片上写上关键词,然后思考还有什么样的例子或者是想法。

2.印象笔记

但其实卡片只是一种形式。

存在印象笔记或者是便签中也可以。

在印象笔记中最好是一个例子,用一篇文章,然后做好标签。经常翻阅看看这些例子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推荐《印象笔记--留给你的成长空间》,这本书里有系统的讲解了如何用印象笔记做好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法很受用,我自己也开始学习使用。

我是初十七,六芒星瘦身联合创始人,可以让你轻松愉快,用1-3个时间练出马甲线,有瘦身方面需求的小伙伴可以添加我vx1391374255,我会给出真诚的意见。也欢迎来探讨学习赚钱的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