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杂烩
从早上一扒开眼打开微信的同时,收到了妈咪迟到的微信,昨晚把文章发给妈咪的同时带着些许期待,
“别浮躁话,扎下内心稳定的根”
不长的一句话,
却让我陷入了沉思,
——我很浮躁?我有浮躁吗?浮躁是什么浮躁?为什么浮躁?这是什么意思?为了搞懂这句话我确实变得浮躁了。
从小到大,在身边敲打自己的那个人自然是妈咪,
小时候和自己不喜欢的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回家想发发牢骚,舒缓自己的委屈,刚说出一句:“...好讨厌,可不顺眼了...”
我后续的原因还没等到说出嘴,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道德修养不够。”
一句话噎住了我的嘴。
前些日子,我妹同我接视频,她一接视频眼睛是肿着的,
“发生什么了?”
“今天踢球,和我一组踢球的都是没有踢过的,所以今天测试的时候没踢好,我今天抽签看到名单就哭了,哭了一顿比赛开始了,比赛开始边哭边踢边唱歌,比赛完还哭了。”
情况我大致是明白的,先前妈咪给我打电话示意我安慰安慰,
我知道我妹是要强的孩子,我想着是要安慰的,先前还是“你在我们心里是最棒的...没关系的,我们相信你。”
“A是94分,我87分...教练原本就喜欢A,一直以来教练关注我是因为我踢得好,但是这次因为这个比赛..."
“足球比赛原本就是一个团体活动,你平时就很优秀,分不高没关系呀!下次加油呀!还有!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喜欢你呀!你们教练喜欢谁是人家的自由呀!”
妹妹哭着说“我原本是要你安慰我的!然后你还和我吵架!就这吧!!”
妹妹挂断了视频电话,正在外面聚会吃饭的我心里堵极了,又给打了回去,
“姐姐错了,姐姐没有和你吵架呀!我就是在和你说事实,我错了,你别哭了。”
“...”
现在回想起来,我扮演的角色何尝不是那个理性的审判者?不会安慰人,安慰着安慰着就变成了说教,有时候理性地说真话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最伤人的那把刀子。
家里,真的不是讲理的地方。
妹妹也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她现在13岁,从她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我幼时的影子。
她似乎开始走着十几年前想要从家人身上获得安慰的我的道路。
突然好害怕之后的十几年她会和我走相似的道路。
二十多年来,在成长路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角落,流一会眼泪,然后擦干眼泪,接着该干嘛干嘛。
慢慢的嘴里再不敢轻易吐不快的语言,不敢轻易说自己的不痛快,每次很不自在的时候总是觉得是不是真的是我有问题,当一个人不断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就真的退缩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就会追求世界上所有最美好的东西来告诉自己没有问题。
可不可笑?原来我对所有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问题...
我不是圣人,不奢求成为圣人,只是希望会有一个地方或是我在乎的人能听着我所有的喜怒哀乐而已,让自己的情感有寄托的地方。原来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面,妹妹也是。
最后意识到,或许人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认可自己。
我现在有一个想法:守着我妹妹的童年,不能让她过于懂事,她应该保持孩子该有的幼稚和天真。
最懂事的孩子是没有糖吃的,因为别人认为你不需要哄,自然并不会为了哄你拿出那个甜甜的糖果。
但是!我想买糖果给我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