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短篇小说道学•国学•养生

师父的故事 之 收魂记(江湖令09)

2017-07-17  本文已影响132人  淼杺

“师父,我开始写小说了。”

“嗯。链接给我,我看看——”

“怎么样,师父?”

“嗯……还可以。你里面的故事勾起了我一个回忆。”

“啊?哪个故事。”

“想起来很多的故事……”

“师父,您是想起来了让您很有感触的事吗?”

“是的。总有某一件事,会触动你的心灵。”

“跟我讲讲呗?”

“其中一个吧……是我以前给人收魂的时候发生的。”


“我记得应该是下午,下着细细的小雨,车在快速的行驶,前方出现了雾,四周看不见了,慢慢的往前开,听着无聊的电台,电台里正好放着邓丽君的一首《雨中追忆》。”

“师父,您这形容……”

“听着这首歌,车子快速的行驶到了目的地,村里的黄泥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水滴落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小水坑,放眼望去只见家家户户的烟筒上升起了炊烟,道路的两旁的树,好似军人一样,笔直的站立着。”

“师父,是在山里的一个村子吗?请您收魂的那家人呢?没来迎下您吗?”

“是在山里。我的耳边传来鸟的鸣声和院里的狗叫声,继续往前行驶,就看见前面有个身穿褶皱麻衣小脚鞋的老婆婆。她就是你说的那家人——请我收魂的人。”

“一个老婆婆?”

“是。她在那里东张西望,没有打雨伞,身上被雨淋湿了,头发也湿润了。再近一些,就能看到她苍白的脸色,站在那里似乎随时都会被风轻轻的吹倒,脸上充满了皱纹,手也像个干枯的树枝,衣服虽然老,但是很干净。”

“师父,就是她,需要收魂吗?”

“不是,是她的女儿。”

“那她是怎么认识您的呢?”

“说来也是缘分。这个村子我来过一次,是给另外一户人家做法事,恰巧碰到老婆婆带着她的女儿出门散步,后来过了几天,就接到了来自她的电话——许是她,问那户人家讨要的号码吧。”

“原来如此。师父,那您给我讲讲呗?”


“喂?”

“……喂?请问……是北宸先生吗?”

“嗯,我是,您是?”

“额……你好,我和三花是一个村的……那天看见您给她家做事了……大师,能不能也请您给我家闺女……”

“您姑娘怎么了?”

“我闺女——我家闺女……呜呜……医生都说没办法了……我寻思是不是中邪了……好好的闺女……呜呜……”

“您先别哭,是病得找医生,得对症下药。”

“不是不是,您……求您来看一看吧……”

“好。”


“所以,师父,您就大老远的又跑过去了?就因为一个电话?”

“缘分使然。”

“师父,那她闺女,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她家姑娘大约二十多岁了,行为却和小孩子一样。医生判定是失忆了,大脑把自己保护起来,留在了潜意识里,最开心的时候。”

“那这是病吗?”

“不是,她这还真不是病,是少了一魂。”

“啊?”

“人有三魂七魄,她失了一魂,自然……”

“那她,是怎么少了那一魂的呢?”


“你好。”

“你好……您就是北宸先生吗?”

“是的。是您给我打的电话吧。”

“是是是……是我。谢谢您,大老远的,还是来了。”

“不必客气,下着雨呢,婆婆,先去您家里吧。”

“好……这边走,还得再走会。您不用给我撑伞,我习惯了,不怕淋——”

“没事没事,淋雨对身体不好,还有——这伞够大。”


“二妮,快回屋里去!别在外头玩泥巴了,下雨呢,挨淋——挨淋——”

“妈——泥巴……堆房子……好玩……”

“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您屋里请,我给您倒水。”

“二妮乖,咱明天再玩泥巴,啊,来洗洗手,到屋里去。”

“我要堆房子……呜呜……妈——”

“二妮听话,听话给你糖吃,乖,到屋里去。”

“师傅,您看看,这就是我闺女……您说她这样,我哪能不记挂着她。我一个老婆子,活着还能养着她,等我哪天——唉……她可怎么办啊……”

“您别着急,我先看看。”

“拜托您了。您坐这边,那边有点漏雨。”


“师父,她家里还漏雨?”

“……是。”

“那她家里……很困难吗?她丈夫呢?难道……是因为闺女这样,所以抛弃妻子了?”

“是挺困难。她丈夫……因为车祸,去世了。”

“啊?”

“屋漏偏逢连阴雨。”

“师父,一个女人,失去了丈夫,孩子又这样,独自带着孩子过活,很不容易啊。”

“是啊。人都是这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要惜福啊。”

“是。生活中觉得有种种不满,其实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而看不到已经得到的也很多。知足常乐,也是这个意思了。”

“以感恩之心面对所得,以平常之心面对失去,惜福啊。”


“婆婆,您先别忙了,来先坐下。”

“您姑娘,七岁那年是不是发生过什么事?”

“师傅,您真厉害。唉……一言难尽啊。”

“您说清楚一些,这样收魂的时候,也能增加一点的成功几率。”

“她七岁那年,她爹带着她去镇上赶集去。您来的时候也看见了,这边的路,不怎么好走。就是这条路,还是这几年修的。原来那时候,都是泥巴路。”

“嗯。山里头,路确实不好走。”

“他爹那时候骑着个大轮自行车,带着她往镇上去。就在邻庄拐弯的那儿,那边来了个拉石头的大车。大车沉啊,刹不住车,拐弯之前也没看见她爷俩,她爷俩也躲不及,她爹……就那么没了……”

“您姑娘那时候没事吗?”

“她没事,她爹护着她呢。后来听在旁边地里干活的婶子说,她爹在那一秒里,一把抓起她,就把她扔到了旁边的地里去了。地里头都是土,软和,也没摔伤,可她回过头来,就眼睁睁地看着她爹被那个车给……”

“她也是就从那个时候,就变成这样了吧。”


“她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去世了?”

“是。人在受到强烈的惊吓的时候,有的人就可能会魂魄出体。她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那一魂出去,就没再回来。”

“师父,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去世,即便她只有七岁,那也会是很痛苦的吧。也许……也许她根本不想回来呢?”

“逝者已矣,生者犹存。我曾告诉过你要侍奉双亲,孝敬父母。为人子女,若是遇事逃避,让母亲伤心之余仍要为自己担心,和吵闹打骂父母有什么区别呢?”

“是……人都是有责任的啊。”

“人生都是曲折的。挫折和困难,每个人都会遇到。她当时小,失了魂魄也非她本愿。但成年子女,若是遇到困难,切不可有轻生之想。万物呈阴阳,有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一时小事而失去生命,导致亲者痛,不可为之。”

“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

“是,弟子记住了。”


“是,起初是她的学习成绩下滑,我还以为是因为她年龄小,家里又出了这样的事,才影响了她学习。后来才发现有古怪。亲戚朋友的帮忙,我也四处借债,带着她到处寻医问药,花了不少钱,做了不少检查,都说没有办法。”

“她是少了一魂。”

“少了一魂?您能看出来是啥原因,那您一定有办法把那一魂找回来吧?!”

“我虽能看出来是少了一魂,却未必就能找的回来。只能尽力一试。”

“您多费费心,只要她能好……呜呜……我这辈子,就是立刻……也没什么遗憾牵挂了。”

“您快起来,我尽力吧。只是她从七岁就少了一魂,至今已过去了十多年,我实无必胜的把握。”

“谢谢您了,您需要啥,我这就去准备。”

“需要的东西,我都带着呢。您等会,我去车里取来。”


十一

“师父,最后那一魂,找到了吗?”

“没有。天下之大,一篓幽魂何处存。”

“从七岁,到二十几岁,过去了太长时间了,期间或许发生种种变数,那一魂还在不在也不好说了。”

“是啊。”

“那她们家,岂不是很可怜?”

“……是很可怜。所以我去的时候,也没打算着收她的钱。”

“师父慈悲。”


十二

“怎么样?找回来了吗大师?”

“对不起……”

“没找到吗……还是谢谢您……唉……其实,我也觉得,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找回来的可能性……确实没那么大了……”

“您以后有什么打算?”

“以后?以后……多出去打份零工,给她攒点钱,真要是到了老天爷收我的那天——唉……算了,走一步,算一步罢……”

“您……”

“行了,不说这个了,您也忙活了一阵子,快晌午了,您先歇会,我去做饭。”

“您别麻烦了,我回去再吃就行。”

“不麻烦不麻烦,很简单的。就是家里也没什么好菜来招待你。”

“不必了不必了,我这就走啦。”

“哎——您别着急,我还没给您钱呢——”


十三

“她从衣服里,掏出了一个缝制的小包,从里面掏出仅剩的,带着褶皱的20块钱,要塞到我手里。”

“师父收了吗?”

“我没有收,反倒是给他们了点钱。”

“可是您不是说——给人免费做事不好,不收费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吗?”

“你还记得,当初让你学《太上感应篇》的时候,问你的问题吗?”

“记得。师父问重要的是哪句。”

“是哪句?”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嗯。缘由天定,份在人为。既然缘分使然,让我遇到她们母女,其实,我就是注定是要帮助她们的。”

“师父的意思是,我们有时候遇到一些人,一些事,其实也是注定。而在遇到的时候,能做的,就做一点?”

“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弟子记下了。”


愿真风丕阐道化兴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