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编程自在读

远航0.41-面条式阅读

2018-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远航员阿花

阅读,是信息的流动。从载体流入脑中,与脑中的思绪交汇。
写这篇随笔时,最先在我脑中冒出的是“开放式阅读”这个词组,觉得它如此自然,会不会是之前在哪里看见过。于是上网查了一下,查到有一个定义:“创造性地利用文本”。这种解释,跟我脑中的想法同,也不同。
创造性地利用文本,可以是“六经注我”式地去解读文本。而我更想说清楚的是,在文本信息摄入时的随意。前者有核心,后者不强求。这二者并不相对。

前者。读书之前先看目录,这是一个好习惯。就如同到一个地方旅游之前,先看大致了解地图。想象一下,如果不看目录而直接阅读,就像作者作为导游,他只顾滔滔不绝地讲述,描绘他的思维化成文字所勾勒的世界。而你根本不知道他的世界里有哪些你可能感兴趣的,可能不感兴趣的部分,只能任他牵着鼻子一处一处一直逛下去,不知道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也不知道何时会结束。
而如果先看了目录,就大致有了预期,就能在阅读的同时,知道作者给出的风景是否超出了自己已知的范围;还能知道自己还期待哪些内容,如果这本书未能解答,还需要补充阅读其他的书。
是的,这种先看目录的阅读,一般是有明确阅读目的的。如果目录太过简略,无法提供信息,则可以试读、概览,以获得对这本书的大致印象。
有明确目的,那么就拥有了将一切信息的珍珠联成一串的核心线索。串联出的成品,就是阅读者梳理了所有的信息,编缀成的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旨。这是“六经注我”式的阅读。

后者。信息摄入时的“随意”,并不是说阅读时不挑选,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的无法挑选。有目的的阅读,所选取的资料必定围绕了某条核心线索。但既然是“选取”,那么必定有一些是不符合需求的。“符合”的标准是阅读者自身制定的,也许这人觉得无关,另一个人却能看到其中的联系。其次,公认符合需求的资料,一个人在阅读的时候,也未必能全部收集到。毕竟这个世界上的资料如此丰裕,又因各种语言或时代而被隔阂。
如果针对某个核心的信息的搜集注定是不完备的,那么这个“不完备”的程度,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了。就比如我看了几段话,就能自以为是地在这里发表长篇大论,资料的摄入必然是非常不充分的。这导致这篇文章的深度、广度都极为有限。但这也正是我渐渐所接纳的“随意”。

以往我看书都要求自己看完,希望能把握作者的意图。有些书明明非常难读,也许是写得不好,也许是自己水平有限,我还是会强求自己读完——毕竟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了,看完它,就又看完了一本书呢。一本书不论有没有收获,好歹能标榜说自己又读完了一本书。有些书实在看不懂,还指望自己读完了能融会贯通。比如高中时我读《小团圆》,完全摸不着头脑。好不容易熬到只剩最后几页了,去吃晚饭,然后打死都不想再拿起来看了,几天之后就将已看的内容忘了个精光。这样“牛不喝水强按头”式地要求自己读完全本,搞得自己厌恶读书。

而今终于慢慢不强求读“全本”了,感觉读书就自由多了,更喜欢读了。开始觉得,其实书籍本身并不是一个密闭的器皿。只是以作者的学识和意旨,将他所知道的信息,无论是阅读得来的文化继承还是自己生活的经验和思考,进行有组织地编纂的成品。它像一碗面条,可以夹出去一些面,看上去还是差不多,内容和组织方式依旧;可以继续往里面添加刚煮好的面,使之与之前的信息编织成内容和结构依旧类似的整体。

既然连作者写书,都是开放式的,可因时因地因需求而增删;那么阅读的时候,又何必“全本”呢?书是信息的载体,吃面,只吃自己想吃的那部分就好了。放久了书也不会馊的。

远航随笔
远航员阿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