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烟斋书香澜梦第十四期(12月)主题征文

守望幸福

2023-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辰红齿白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朝阳下的美景

在那个流行知青下乡的年代里,偏僻的山村到处飘荡着年轻人的欢声笑语。

爱情就在那欢声笑语中悄然而生,还没爱够的青年男女可以回城时,一段段扑朔迷离的爱情戛然而止。

于是乎棒打鸳鸯的爱情悲剧,骨肉分离的撕心裂肺成了那一代年轻人难也忘怀的往事。

——引语

(一)

1968年春天,还未完成学业的柳平随着知青大军下乡到了陕西省一个山沟沟的农村里。

从大城市北京初来乍到这个黄河边上的山沟沟里,柳平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红得发紫的大萍果,又矮又破的窑洞,金灿灿的小米高粱,远看像羊肠子一样弯弯曲曲的黄河。还有那头上扎着麻花辫,身穿花布棉袄的大姑娘。

知识青年的到来,给黄土高原的山沟沟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先进的思想,丰富的知识,超前的意识,每一样都给那片贫瘠的土地带来生机和活力。

村里的年轻小伙大姑娘对他们是敬而远之,就连一起下地干活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可柳平发现村里的年轻人对他们的谈话似乎很感性趣,时而用锄头把托着下巴呆呆地听柳平他们谈天说地,时而又发出傻傻的笑声与他们互动。

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柳平他们在窑洞前的槐树下喝茶聊天,隐隐约约感觉有人在不远处偷窥。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柳平假装小便悄悄跑过去看了一眼,结果发现土埂后面藏着一男两女三个人在偷听他们的谈话。

柳平当即把三人请到槐树下共同交流。三个年轻人扭扭捏捏不愿开口说话,在柳平他们的耐心引导下,其中一个叫马兰花的小姑娘吐露了他们的心声。

“俺们就想听你们讲讲大城市里的先进和繁华,还有你们在校园里那些男欢女爱的趣事。只是俺们村里娃不好意思开口,只好躲在土坡坡后面偷听。”

听马兰花这么一说,柳平他们算是真正明白了村里人的所思所想。他们决定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一起规划他们的未来,把现代先进思想和国家大政方针传递到每一个老百姓心中。

短时间的互动交流,终于让几个年轻人打开了心扉,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向他们介绍了山沟沟里的真实情况。

柳平他们也毫不隐瞒向村里人讲起了外面的世界,一来二往,两个不同观念,不同世界的年轻人终于融洽地走到了一起。

出工时马兰花就带上家里烙的粗粮饼饼约柳平他们一起上山,饿了吃粗粮饼,渴了就“偷”几个生产队种的萍果解渴顺便解一下馋。

累了马兰花他们就息下来给知青朋友唱陕北民歌,悠扬的歌声回荡在那无尽的山谷之中,听得知青朋友如痴如醉。兴起之时,知青朋作诗作赋以示回应。

收工时,年轻人们相约到黄河边散步聊天,柳平他们就给沟里的少男少女讲外面的大千世界。讲校园里那些青涩而浪漫的爱情故事,讲国家大政方针。

沟里的年轻人眨巴着眼睛像是在听神话故事,可那渴望的眼神告诉柳平他们,沟里的年轻人即便是听不懂也愿意一直听下去。

好动的沟里娃偶尔会在河边的芦苇荡里发现一两窝野鸭蛋,那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以前只能在书中才能看到和感受到的情景,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发生在身边,知识青年们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牢牢地抓在手里就不愿松开。不是为了一饱口福,而是感受那种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

习以为常的沟里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四处奔波寻找野鸭蛋,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解馋,那怕每人吃上一个也会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不同世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

快乐的时光瞬间即逝,不知什么时候西阳已经悄悄躲到了山峦的背后。调皮的沟里娃提议到山岗上摘萍果解解馋,知青们有些迟疑,当心毁掉自己清白的名声。

马兰花这个野丫头最先响应号召,撒腿就往山坡上跑去,边跑边召呼大伙快跟上,还大言不惭地说那是集体的,没事儿。

在马兰花的鼓动下,知青们才打闹着跟了上去。山谷里又回荡起那动听的陕北民歌《就恋这把土》。

沟里娃根本不像知青“胆小怕事”,摘下萍果先往嘴里胡乱塞一气再问他们吃不吃。

知青们也被他们的“野蛮劲”所勾引,摘下萍果用手搓一搓就往嘴里送。那甘甜的萍果汁填满了他们嘴巴里的每个角落。

此时,两个不同世界的年轻人已经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共同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还有那难以言表的快乐时光,就这样他们度过了无数个愉快的傍晚。

(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大咧咧的马兰花在柳平面前表现得有些腼腆。说话也显露出小心谨慎的样子,总是找借口与柳平单独相处,也许她对柳平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有一段时间,每天出工时,马兰花都会悄悄塞给柳平一个留有体温的野鸭蛋。

开始柳平以为是马兰花的弟弟马骏又到河边捡了野鸭蛋,拿一个给他解解馋。可送到第五天时,柳平感觉有些不对劲,因为没听说有谁能够连续五天都能捡到野鸭蛋。

就在那天收工回家的途中,柳平单独叫住了马兰花,问她野鸭蛋是怎么回事。

从马兰花紧张的表情和吞吞吐吐不愿说出真相的表现可以判断,马兰花送的野鸭蛋一定另有隐情。

人人都怀有一颗好奇心,马兰花越是隐瞒,柳平越想知道事情的真像。

眼看马兰花不想说出真相,柳平只好放出恨话:“要是今天不说出实情,以后你送的野鸭蛋我就不收了。”

马兰花只好把所有经过实话告诉了柳平:“自打第一次俺们一起到黄河边捡野鸭蛋起,俺就知道你特稀罕那玩艺儿,之后我领着弟弟找遍了附近所有的芦苇荡,现在已经攒了几十个,俺就每天送你一个,直到你吃腻了为止。”

柳平听后忍不住发出哈哈的笑声,用手轻轻拍了一下马兰花的肩膀说道:“傻丫头,我们不是真想吃那野鸭蛋,只是出于好奇和感觉新鲜,当时才会对那些野鸭蛋爱不释手,剩下的你们就留着吃吧,以后不准再给我送了。”

马兰花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心想自己和弟费尽心思,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野鸭蛋,居然被柳平这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给否定。再说给柳平送的不光是留有体温(长时间捂在兜里舍不得吃所至)的野鸭蛋,还有大姑娘对小伙子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渴望和热情,马兰花红着脸跑了。

接下来的几天马兰花一直躲着柳平他们不见面,出工她晚到,收工时又借故上山找猪草不与知青一起回家。

感觉情况不对劲的柳平开始反思自己那天说的话,结合马兰花种种异常表现,最后他得出结论:“马兰花偷偷爱上了她?!”

说心里话,马兰花的朴实大方和美丽动人也曾像猫钻进肚子里一样抓心挠肝。只是他很清楚自己的将来和去留问题不敢轻易接受那份没有结果的爱情。

柳平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向马兰花解释清楚,可他又有些搞不清楚马兰花的真实想法。

正在柳平进退两难之际,接到村里通知要搞一次庆国庆联谊活动,要求知青同志们协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排练节目。

马兰花可是村里的“女高音歌唱家”和文艺骨干,柳平他们当然得找马兰花一起商量工作,有了在一起的机会,柳平就是见缝插针也要把心里的想法告诉马兰花。

遗憾的是马兰根本不给柳平半点解释的机会,工作时马兰花就像个女强人,组织协调能力,独挡一面的威风,简直是无懈可击,做得完美周到。

闲下来时,马兰花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好像是狂风暴雨后的平静,又好像是什么都没发生。柳平做梦也没想到,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姑娘,一个在山沟沟里土生土长的农家妹子居然表现得那么深不可测,让人捉摸不透。

活动结束时,柳平看到的是马兰花细心、能干的另一面,一点也不比同行的女知青差。既然她那么优秀,何不大胆地往前迈一步,接受她的主动示好,大不了在这黄土高原上待一辈子。

柳平的改变马兰花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慢慢地接受了他的主动和解。

不知不觉中,两个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柳平和马兰花恋爱了。

同行的伙伴劝柳平要从长计议,三思而后行,可柳平就像被马兰花灌了迷魂汤,根本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说,义无反顾的追求他心目中的女神马兰花。

两人恋爱后的短短一年时间里,在那个黄土高原的山沟沟里,黄河边上,萍果地里,土窑洞前的槐树下,留下了他们太多的浪漫与激情。

柳平不嫌弃马兰花家穷和土,经常到她家干些脏活累活,顺便混口饭吃。马兰花好像也不卑不亢,用她的个人魅力吸引着柳平这个知识青年。

(三)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柳平他们下乡就过去了整三年。有的同志开始四处托关系走后门准备回北京。柳平家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父亲病重住进了医院,需要柳平回去照顾父亲。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柳平和马兰花有些难以接受,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

懂事的马兰花最终决定,让柳平赶回去照顾父亲,一切等到父亲的病好以后再作打算。

临行前的那天晚上,柳平和马兰花在山岗上的玉米杆杆堆里待了一整夜。在那里他们回忆甜蜜的过去,展望幸福的未来。两人甚至跪在地上面向东方发誓:“此生非你不嫁(娶),无论未来的路是康庄大道还是龙潭虎穴,忠心不改,白头到老。”

谁也没想到,命运跟柳平和马兰花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平回去没几天,父亲因为病重没抢就过来撒手人寰,驾鹤西去。

两个姐姐已经远嫁外省,家里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老母亲,柳平实在不忍心离去,只得暂时留下来陪在母亲身边。

失去丈夫的柳母感到孤独寂寞,四处托人给儿子找媳妇,给自己找个伴。

当柳平告知母亲自己在陕西已经找了女朋友时,柳母死活不同意儿子娶那个山沟沟里的野丫头马兰花。甚至以死相逼他们俩分开,受到失去丈夫和儿子婚事的双重打击,柳母一度出现精神失常的状况。

身为孝子的柳平被迫向母亲作出了让步,决定书信告知马兰花分手的事情。书信寄出去那一刻,柳平哭了,他埋怨命运的不公平,痛恨自己变成了背信弃义的小人,他更怀念在山沟沟里那些快乐幸福的时光,他哭得像个刚失去母亲的孩子。

马兰花收到分手信却笑了,因为就在临行前的那天晚上,她与柳平偷吃了禁果,没想到居然怀孕了。

再坚强的女人也扛不住这重如泰山的打击,马兰花彻底被这来自北京城的小小纸片给击垮了。整天就坐在窑洞前的石凳上念念有词:“柳是柳树的柳,平是一马平川的平。”

又过了大半年,柳平在母亲的撮合下娶了媳妇并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小日子终于稳定了下来。

马兰花却产下了一个大伴小子,那个年代养了私生子是法律不允许的,也会被村里人的吐沫星子给淹死。无奈只好向外宣称是嫁在同村的姐姐所生,姐姐看妹妹马兰花可怜,咬牙为她背下了这个黑锅。

柳平在情急之下娶了个悍妇,丈着家里有钱有势整天欺负柳平和母亲。而且还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十几年未给柳平家添一儿半女。

母亲去世后,柳平就与妻子和平分手,辞去他在北京的工作。回到陕西那片曾经给他留下太多回忆的地方,买下了一幢民房,装修成他喜欢的风格。落地窗,琉璃瓦,开始他的小说创作生涯。

清晨起来,创意正浓的柳平打开窗户,拉开窗帘,刚从地平线上爬上来的朝阳与湖面连在一起,眼前就是一片如诗如画的美景,给他的小说创作带来无限的灵感和写不尽的素材。

爱情诗,男欢女爱的恋爱故事,他不知写了多少,发表了多少。

柳平暗下决心,在那片他们曾经留下无数欢声笑语的地方守望着属于他的幸福渡过余生,不再打扰任何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