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指标的思考
在职场上有个现象,各个组织及部门都有自己的核心KPI指标,可是这些指标的质量却千差万别,销售人员核心的指标是销量、利润。人力的核心指标是员工留存率。市场部的核心指标是活动的影响力和效果。
那么其他部门呢,物流部核心指标是提高货物周转效率。行政部核心指标是提供组织协作物资支持。
大公司小公司都有各种部门组织,大公司会更多。每个部门的核心指标是什么,这个问题表面看应该是很简单,它是一个部门存在的根本,但是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因为这个指标涉及三方面,第一这个指标真的有用么,第二个是这个指标能量化么,第三是这个指标谁去评价,真的客观么。
问完这三个问题,基本很多组织或部门的指标都经不住推敲。
第一,指标真的有用么。比如市场部的指标定为活动影响力和效果,那么什么是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是提升品牌的还是产品的。做了活动,产品得曝光度提升了,还是消费者点击率增加了。我们习惯认为做了广告,做个活动才能让产品更有知名度,但是光靠感觉不可靠。现在很多人不看电视,看电视剧耶不看广告,那么你的广告打给谁了。再者,举办活动可以影响的人有多少,一场活动的参与者有限,而参加活动的人会选择或者复购产品么。
第二,指标可以量化么。
比如技术部提出核心指标是程序交付效率或者运行效率。那么这个指标可以用数据来量化么,如果可以量化,它就可以评价。不可以量化,其实也能评价,但是就不一定客观。
第三,评价人是谁。
理论上评价分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自我评价靠自觉守信,而上级评价就要靠公正和客观。这几个都有难度。
回到开始说的,一个核心指标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们不应该为了考核而被考核,同时也不能为了订指标而订指标。
核心指标是北极星,它的作用是指导一个组织或部门的方向,朝着这个方向走就对了。
那么指标应该是简洁清晰的,这是基本要求。第二,指标应该固定的,相对稳定,不能经常变来变去。第三,指标要可以评价,优先以客观为主,其次是客观的主观。这里需要对指标做拆解说明,让大家认识上清楚一致。
比如,一个技术部的核心指标是让程序高效运转,体验流畅。量化指标:程序全年无停机,用户操作卡顿时长不超过10秒,抽样满意度超过95%。
一个售后部的核心指标是第一时间处理用户问题,持续提高用户满意度。量化指标,响应每一个问题,48小时内处理完问题。处理满意度保持95%。
当我们不断思考核心指标时会发现,我们的业务本质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