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有信仰的世俗主义者
我曾写过一篇题为《信仰缺失》的文章,大抵是说现在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或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越来越多,而如今很多道德失序的问题,比如歧视、嘲笑、谩骂、幸灾乐祸等等,都可归咎于宗教信仰的缺失,似乎不信仰宗教的人在道德上也处于劣等地位。如今我却要反驳自己:不信宗教并不等同于信仰缺失,世俗主义者依然可以拥有信仰。
随着世俗主义的愈发普遍,它的追随者们也开始更加坚定、自信地站出来发声,称世俗主义不应被视为一种匮乏,即信仰的缺失;相反它本身也是一种信仰,无关宗教,却关乎道德。社会学家 Phil Zuckerman 在他的著作 Living the Secular Life 提出,世俗道德体系由个人理智、个人选择和个人责任三者相辅相成建立而来。相较于依赖某种俯视人间的力量,世俗主义者更倚重主观能动性,他们选择用个体的理智来指导德行。
世俗主义者往往会把感情全部倾注在当下生活的这个世界,而不是另一个。他们会尽可能地遵循处世之道中的黄金法则—— 你希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去对待他人。(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如此看来,世俗道德的依托并不复杂,无非是不做出任何伤害他人的事。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把世俗主义者同一个高道德水准的人等同起来。他们友好、低调,抛弃了形而上学的成见,有着平和的生活态度。然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世俗主义者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主观努力去习得。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信仰的世俗主义者?
依 Zuckerman 所言,当做到如下几点:
世俗的个体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哲学。教徒继承了经过几个世纪演变的信仰,而自主的世俗者则需要去确立他们自己的庄重信念。
世俗的个体需要建立自己的社群。宗教则拥有既定的仪式与神圣的教义,这可以将教徒们很好地聚合起来。世俗的人要选择自己的社区,制定自己的规约,这样才能组成世俗者的团结社群。
世俗的个体需要确立自己的安息日(Sabbath)。教徒受命于安息日摆脱尘世的纷扰,浸身宗教。而世俗者则要去制定和完善自己的时间安排,想想该何时抽身出去,反思个体的精神与道德的问题。
世俗的个体需要建造自己的道德动力。仅仅是想做一个正派之人远远不够,要想拥有良好的言行,你必须有强大的动力。教徒的动力来自他们对神的爱,与取悦他的虔诚渴望。世俗者也需要想法设法找到自己的动力,比如通过阅读来提升个人修养、找寻榜样或竞争者来自我激励、果断地定下目标并坚决地去执行、给所做之事设定最后期限……
过去的世俗信仰建立在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之上,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造物,可以用理性塑造美好的德行。而过去半个世纪的认知科学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并非真正理性的动物。情感在行为处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大多数的思想是无意识的,我们的心中充满偏见。我们并非真正自主,个体行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他人的影响。一个大众世俗化的时代,人们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包袱。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包袱的人,未必会成为坏人,却更容易随波逐流。他们苦恼于意义的缺失,并对自己的生活有种无意识的倦怠。
世俗主义要想成为一种积极的信仰,就不能单单倚重本性中的理性面。宗教为信徒做了什么,世俗主义也要为无信仰者去做,即唤起他们更高尚的情感,提升追求道德行为的热情。基督教并非只是依赖寡淡的情感代入,而是将大爱(ἀγάπη)摆在生命中心,即一种虔诚、无私的爱。犹太教并非只是看中社区,而是一种能够维系神圣和被选中之人的契约社区。宗教并非只是要求信徒去尊重他人,而是认为每一个灵魂都配得上最高的尊严,因为它散发着神的光芒。
或许只有一种世俗主义能真正唤起道德动力、激励良行,那就是魅化的世俗主义,要将情感联系置于首位,自主在其次。如此一来,世俗主义可能会改头换面,人们将不再满足于善行,而会更加关照个体内心的精神需求以及对纯洁、自我超越的向往。
本文参考:
David Brooks: Building Better Secularists
Phil Zuckerman: Living the Secula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