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读书每天写1000字

书 |读《安娜.卡列尼娜》:嗨,安娜,您好!

2018-07-20  本文已影响232人  落冰一
嗨,安娜,您好!(图片来自网络)

安娜的大名早就听说过好多次了,但关于她的故事多是道听途说,从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对她说声:“嗨,安娜,您好!”

这个暑假,总算借来了大作,有大把的时间来阅读。但说句实话,或许是我历史太白痴,特别是世界史那就更是真正的一穷二白了,要不是意志力足够坚强,还真是读不下来。读小说,我一向比较随性,就读自己喜欢的,可以让我无怨无悔废寝忘食的。显然《安娜.卡列尼娜》并不合我的胃口,但我就想逼着自己去读,想看看到底能不能读下去,又会有什么收获。

很庆幸自己不再是学生,用不着为了完成作业,而字不对心的去凑读后感。故此可以在这里随心所欲的天马行空,单纯的只是想知道读时自己是什么感受,读完又是怎么想的。

未读原著之前,我是知道安娜最终的结局是卧轨自杀的。所以,从开始我就只有一个目的,安娜到底为何要自杀。我也听好多读者都说,他们喜欢安娜。

从打开书本,就被书中拗口的名字搞得晕头转向。

感觉作者就是在叙家长:好吃懒做,虚伪自私的奥布隆斯基 ,懦弱胆怯的达利亚,心高气傲的吉娣,以及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的弗龙斯基。相比,列文到是可爱多了,按照自己的心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娶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总有一些新想法新发明,却总在实践中屡屡被否定,也会抱怨生活,也会恐惧死亡,但总觉得他是一枚热爱生活又时刻自我反思的好青年。

此刻,再来回顾安娜,才发现原来安娜并没有自己读书时感觉到的那样糟糕。相反,在这样的大环境,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对比中,安娜的高贵就体现出来了。

无疑,安娜是勇敢的,更是自信的。

在她生活的那个大环境中,女人没有地位,没有职业,有的只是老公所给的身份象征。很不喜欢他们那种整天以社交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可是,在那个时代,怕是处在安娜那样的家庭背景早就习惯,也不得不习惯那种社交吧。后来,当安娜终于摆脱了卡列宁的冷暴力,和弗龙斯基一块私奔时,我很是佩服她的勇气,那一刻也感觉自己心情澎湃,替安娜开心。却也隐隐有些担忧,因为知道那个自杀的结局。

果不然,好久不长,安娜就完全没了自我。她总在担心弗龙斯基会背叛她,她恨不得二十四小时一刻也不离开弗龙斯基,更是对弗龙斯基的一个表情一句言语都敏感至极,连我这个站在她那边的读者都有点承受不住,感觉这样的安娜迟早会出事。终于,看到了那个结局,卧轨自杀。有点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这就是安娜的结局,以至目光在那一页停了好久好久,呆呆的完全忘记了翻页。

后来,当我在夜深人静,头脑异常清晰的凌晨再次回顾安娜时,才真正体会到了托翁用笔的神奇。

正是那样的背景之下,安娜才会一反常态优柔寡断徘徊在家庭、孩子与情人之间;也正是那样的背景,安娜才会从那个脊背、脖子始终挺的笔直的自信者变成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的怨妇;也是这样的背景,注定了故事必然的悲剧。最高明的,莫过于那玩笑似的自杀,优雅、高贵、聪明、自信、勇敢的安娜,似乎最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自杀,然而命运之神从来就不会给任何人二次选择,瞬间的彷徨徘徊就是生命的代价,哪管您高贵与低贱。

一直在想,如果安娜生在我们这个时代,她一定会大有作为,一定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处于我们这个时代,她终会永远保持着优雅自信的美丽头颅,绝不会弯下她高贵的脖颈;如果处于我们这个时代,她也绝对不会因为缺少安全感而将自己和弗龙斯基都逼向绝路。

我想,换做我,在那个年代也做不到比安娜更好了吧!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再重读经典,那时候又会有怎样的新认识,又会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安娜呢?但那时,我一定会说:“安娜,您好,好久不见。”

添加新评论

暂无评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