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生活家青春

开挂的人生需要“三心二意”

2016-11-19  本文已影响195人  然雪婵
图片发自网络

文/然雪婵

今年9月份我有场很重要的考试,于是从5月份开始,我停止了除备考以外的一切活动,想一心一意看书做题。

我停止了阅读除专业课本以外的书籍,停止了每天一千字的写作,好不容易讨价还价报好的驾校也一直没去考科目一,每周三、四次的健身锻炼也戛然而止,每周末学做一道菜的计划也暂时搁浅,报的每周末上课的培训班也再没去过,更别提逛街、聚会、看电影等一些活娱乐动了。

我一直认为,把时间集中起来,一次只做一件事,那么成功率会高很多吧。

而事实上等到成绩出来,报考的两科考试只过了一科,还有一科明年还得接着考。

“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情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而回顾了我的学习过程,在高度紧张备考的5个月时间里,我的生活里除了上班就是看书做题,因为摒弃了其他一切活动,所以潜意识会一直提醒我:还有5个月的时间,很充足,不急。于是时间利用率以及紧凑感都会大打折扣。

而长时间地重复一件事情,会让大脑觉得枯燥和疲惫,因此学习的效果也会降低。

而正是因为花了这么多时间去准备,对自己的期待也会提高,会产生患得患失的焦虑,如果心态还不好,那么会很影响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正常发挥。

结果,我其他的事情也都耽搁了,而考试也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图片发自网络
我想起毕业时一位工作了几年的学长说过的一句话:随着年纪渐长,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一定要培养自己“三心二意”的能力。

我理解他所谓的“三心二意”的意思,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你需要做更多的事,承担更多的角色。

如果抱着“一次只做一件事,其他事情全部绕道”的心态去处理事情,那么生活就有可能瘫痪。

我们要学会的,是按轻重缓急合理规划每件事的时间,让每件事情都运转起来,让时间价值最大化,而不是让一件事情占据你所有的时间。

后来我在为一场讲座做笔录时认识了当场讲座的主持人莉莉,她的气场和气质深深吸引了我,于是讲座结束后,借着跟她交接稿子的机会,得以跟她聊了许久。

她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她还是一个公司的运营部主管,目前担任读书会的主持已经四年时间了,她还坚持写读书会的公众号,我随即关注了,大致浏览了一下,几乎每天都有更新。

她说运营公众号确实很花时间,因为要搜集素材,做推广,因为公号是与读书相关,为了保证文章的质量还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要去做名人访谈而后整理成稿,每天她都会有一堆繁杂的事情要处理,加上抚养教育孩子,我几乎想象不出她是怎么做到同时兼顾的。

我把我考试的状况跟她浅聊了一番,她摇摇头说:

不行的,你不能因为要做一件重要的事,就把其他一切事情都搁浅,你要学会把时间间隙化,最大限度地去利用时间,一旦你有了规划,你会发现你是能够兼顾到很多事情的,而且你能做到有条不紊。

刚有孩子的时候,她也是手忙脚乱,觉得一天给她48小时都不够用,也经常顾此失彼,错漏百出,为此她也苦恼过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看了许多时间管理的书籍,也渐渐学会了规划时间,她会前一天就按轻重缓急在手机上记录下自己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对第二天所有的事情都有所安排,所以后来不仅改掉了拖延症的习惯做事的效率提高了,反而还有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她说最近在准备《我是演说家》这个节目的入选视频,以期在舞台上有好的表现。在此之前她已经在专业演讲班学习了将近2个月了,而这期间,其他事情也并未停滞。

自从对时间有了绝对的掌控,她的人生就像是开了挂,因为形象气质佳,普通话好,口才也不错,找她做商业主持的商家越来越多,也由于公众号上粉丝数量疯涨,让她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陆续有出版商找她写书。

图片发自网络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说明你对自己是缺乏自信的,你并不那么相信这件事你一定能做到,所以你才会以时间去堆积,以此来增加安全感。

所以在那之后,我也逐渐学会有意识地去规划时间,能“三心二意”地去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各类事情。我再也没有“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而当我真正开始规划起来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朝着有条不紊的方向在进行,并且以前的拖延症,现在也减轻了许多,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干多久,能达到什么效果,我都有了掌控。

所以,相比起“一心一意”,人生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做到“三心二意”的,安排好你需要做的一切事情的时间,让每件事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不是困在所谓的重要的一件事情里。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里, 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盈和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