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静静地,真好!

2020-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水一泓slj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在云端,静静地,阅读了三篇文章。

        因为安静,所以很快入境。因为入境,所以摒弃了心底的急躁。声音,语调,都是从从容容。此时此刻,清晨金色的阳光洒进书房,桌前那盆葱绿的水仙亭亭玉立,时不时送来若隐若现的淡淡幽香。

        我端坐桌前,对着屏幕,一再地尽力压制夺眶欲出的眼泪,时不时努力平稳哽咽颤抖的声音。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我知道,同时被感动的还有云端那么多的孩子。真的,很享受这样的师生共读的美好时光。

        我们有多久,没有这样从从容容、安安静静地好好阅读了。几乎所有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同时又都被利用得分秒不失。看完视频,评讲练习,讲完练习,布置作业。没有哪一次是从从容容正常语速说话,仿佛后面总有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你,催着你,快快快,不要浪费宝贵时间。

        很想很想,像以前一样,课间和孩子们拉拉家常,聊聊心情,谈谈除学习之外的社会热点。现在呢,前一位老师踩着点下线,后一位老师迫不及待上线,唯恐在这几分钟的空隙,云端的孩子开溜。好几次准备了话题,想听听孩子们的心声,但对着冷冰冰的电脑屏幕,不由地想象出几个心不在焉或略显烦躁的神情,又平息了交流的冲动。告诉自己,初三了,还是讲课讲题吧,于是,一切又变得程式化起来。

        不光是语文学科,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是如此。语速如小跑上坡,语调经常咄咄逼人。我完全理解身为老师此刻的心情,所剩时间不多,还有进度要赶,学生看不清楚,心里完全没底,所以总是带着几份焦虑和急躁。但是,很多时候,欲速而不达。单方面的快速大量无情感的输出,有时候可能真的是一厢情愿。

        这,难道仅仅是线上授课才有的问题吗?这是我们今天日常教学的通病。学生,不是无条件吸纳知识的机器,他们是有情感有情绪会疲惫会厌倦的,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兴趣才能产生热情,信念方可克服惰性,情感激励得以更加持久地奔跑。

        我喜欢今天这样的课堂,不热闹,不急躁,但心底温温暖暖,就如今天明媚的阳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