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问的「好」孩子
2019-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叶脑师
不发问的「好」孩子
一般的学生都很喜欢聊天,但不喜欢发问,这是作为老师必须承认的现象。
但其实,人类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疑问,因此,学生不会无原无故地失去了这种「本能」。 追究起来,那应该是成年人的责任。
家庭教育方面,不知道什么原因,中国传统式的家教,不太容许孩子问「为什么」,只要求孩子「听话」。 孩子好奇心萌芽时,那怕是一片落叶,一弯新月,甚至一个微笑,都会触发他们无限的疑问。 在家里,可以问的对象自然是父母兄长,但通常都得不到认真的对待,甚至莫名其妙的怪责。 这样一盘一盘的冷水「当头棒喝」,好奇之火不熄灭才怪。
本来,这火苗还有重燃的机会,只要进学校后,老师肯下点工夫,事情就不一样了。 可惜,老师的教学热诚总是抵不过一堆人为的阻障,课程的安排,行政的工作,课外活动的安排,家长的查询⋯⋯结果连想和学生好好谈话的机会都没有。 为了赶课程进度,为了课室秩序,老师通常都会阻止学生发问。 结果,好奇之火的余温都被扑灭了。 钉小碰多了,尽管有一肚子的疑问,也会憋死了。
不发问的「好」孩子久而久之,慢慢会变得所有的事都跟变得爱理不理,有时候,问学生一些他们自身的问题,他们竟然会回「不知道」。 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以后,就没有以后了,他们也不打算去「知」。 「不知道」得如此的理所当然,「不知道」得如此心安理得,知识和思维都阻塞了。 带着不求甚解、不辨是非的特质进入成年人的社会,就会过着后知后觉的生活。
年轻人的好奇心,是求知的引线,要重燃这火,你我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