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

【闲聊】思考下计划的执行

2020-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游学者夏纳

这个黄金周我过得十分可悲,可悲不在于我玩了一周的原神,刷了一周的油管,而是我在这上面浪费的时间(不是指做这件事),明明一个小时可以刷完的东西,强行东逛西逛刷了一天,现在想想原神值不值得我花这么多的钱和精力?视频也是刷了很多垃圾,帮油管提供大数据。我开始思考提前规划的重要性。关键的问题是,我应该把这个计划放在哪?

我可以把事情根据重要性、相关性和所需时间分成一二三,但是我做个一两件以后就完全忘记了这回事。或者我到了某一件事情的瓶颈,然后死磕牛角尖,最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牛角尖上,最后完成了这个瓶颈,自我感觉已经实现了99%,实际上可能只是迈出第一步,就是所谓「过度注意细节」,这也会打击自己的信心以及误判自己的计划。

中长远的计划很难制定,因为干扰的因素实在太多。除非是像音乐、美术这类已经沉淀了人类历史上千年的文化,是确实有一套成熟的学习路线的,即便是这样都仍然有十分难受的噪音,让人难以坚持……我们都不是穿越者,我们没法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又大大拖住了我应该努力的方向上的进度。

我思考了下我唯二坚持的比较长的两件事:写博客和学吉他(吉他课也已经停了几个月了),发现有几个共性:

  1. 没有功利心。基本上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写而写,为了学而学,我也看不到这事能给我带来什么额外的好处。没有功利心有个特点,就是我完全不知道某个东西学了有没有用,所以基本上不会有烦躁的情况,练到熟就是了。如果说上吉他课是为了考级什么的,那确实感觉就不一样了。

  2. 隔绝干扰。几年前写那种很长的博文的时候,基本上是凌晨二三点,有点时候写到快天亮,安静+单机;吉他课也是在课室里学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学,老师都不在,但是在公寓里就不行,因为干扰源太多(床+手机,室友的声音,千兆网的PC,舒服的椅子),本来人就难以集中,有点干扰就容易中断。

  3. 比较容易开始。这可以用1km跑步做个例子,比如我知道未来某个时刻有1km测试,我人会很慌,各种心理生理反应,但是到了赛道上一开始跑起来,虽然痛苦但也就慢慢适应下来,最后想想也就几分钟的事情。「万事开头难」说的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写博客要做的事情就是脑子里有东西了,就浏览器打开比如简书然后写点片段,后面就慢慢补个开头补个结尾之类;上吉他课要做事情就是开电瓶车到吉他教室,后面发生的事情都很自然,我根本不需要特意做什么。

所以说学习要到教室类似的环境是有道理的,这和是不是自学其实没什么关系。执行下一定要设法进入沉浸状态

反思了下自己目前的计划也是一片空白,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逃避。996的上班时间并不是没计划的接口,我自己是心知肚明的,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自己知道。如何制定一个功利而可执行的计划,是我目前最大的挑战。我或许应该抽根烟,休息个一天,好好计划下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