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投资者笔记
摘自银行螺丝钉《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投资新手的建议
-
能够为我们“生钱”的就是资产,现金不是资产。
-
有的人看起来“富有”,但一旦停止工作,高收入也就戛然而止。
-
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投资工具这么多,为什么要选指数基金
-
指数是一个选股规则,它的目的是按照某个规则挑选出一篮子股票,并反映这一篮子股票的平均价格走势。
-
指数基金追踪指数,完全按照指数的选股规则去买入完全一样的一篮子股票。
-
指数基金有三个独特的好处:长生不老、长期上涨、成本低。
-
指数基金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品种,如美国的401(k)养老计划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投资于指数基金,一个普普通通的工薪族靠着普普通通的收入也能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实现财务自由。
常见指数基金品种
-
投资的行业上区分,指数基金可以分为宽基和行业指数基金。
-
常见宽基指数基金有: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红利、基本面、央视50、恒生、H股、上证50AH优选、纳斯达克100、标普500等。
-
常见的行业指数基金有:必需消费行业的指数基金、医药行业的指数基金、可选消费行业的指数基金、养老产业的指数基金、银行业的指数基金、证券业的指数基金、保险行业的指数基金、金融行业的指数基金、地产行业的指数基金等。
如何挑选适合投资的指数基金
-
格雷厄姆对价值投资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分别是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能力圈,以及安全边际。
-
常见的估值指标有:市盈率、盈利收益率、市净率、股息率。
-
查询指数估值的三种方式:通过笔者的公众号获取每日估值推送;通过指数官网查询;通过付费金融终端查询。
-
挑选指数基金有两个策略:盈利收益率法和博格公式法。
-
不同类型的指数基金需要使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投资。比如盈利稳定的价值指数可以采用盈利收益率法来投资;成长指数可以使用博格公式法进行投资;周期指数可以使用博格公式的变种来投资;困境指数建议直接放弃。
如何买卖指数基金:懒人定投法
-
定投是普通投资者买卖指数基金最合适的方式。
-
定投需要确定两个因素:定投的时间和定投的金额。
-
指数基金并不是任何时间都适合定投的,低估时定投才能获取更高的收益。
-
可以通过降低投资费用、正确处理基金分红、选择合适的定投频率、定期不定额等技巧,进一步提高定投指数基金的收益。
构建属于自己的定投计划
-
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详细定投计划分为四个步骤:梳理自己的现金流、挑选好基金、构建定投计划、定期检查优化。
-
制作定投计划表,并将计划表打印出来(尽量大一些),张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
-
通过参考三个定投实例完善自己的定投计划:为父母构建养老定投计划、为自己构建加薪定投计划、为子女构建教育定投计划。
做好家庭资产配置
-
家庭资产配置中需要根据资金的不同使用时间来投资不同的投资品种。货币基金适合打理随取随用的资金,债券基金适合打理中短期(1~3年)的资金,而指数基金适合打理长期(3年以上)的资金。
-
为了获得长期较高的收益,跑赢通货膨胀,家庭资产的配置长期看应该以指数基金为主,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主要作为补充和辅助。
长期投资的心理建设
-
低估值的指数基金就是一只非常理想的“瘦鹅”。一方面低估值意味着买的比较便宜;另一方面指数基金作为一个“长生不老”的品种,它投资的是一篮子股票,不会倒闭,总能撑到恢复健康的那一天。
-
指数基金,它背后代表的是几十上百家公司,这么多的公司,它们的经营会在短期里就有较大幅度变化吗?并不会,这些公司长期会有变化,但短期变化并不大。
-
认真工作,用双手创造价值,把自己打造成“获取稳定提升的现金流”的资产,这是我们的防御武器;再将现金流定投到低估值的指数基金上,依靠低估值的指数基金来放大收益,这是我们的进攻武器。这个“双核”制定投体系,是最适合大多数人的投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