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的思维与习惯

2017-10-10  本文已影响146人  RobertY

相信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正如我一样,在工作中,有时候总感觉是杂乱无章,处处处于被动的工作地位,更不能有条不紊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一切是那么的苦不堪言~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入职三个月的一些工作小结,希望能够帮到你我,共同进步!

面对新工作

设定目标

在面对一个新工作时,我们需要给自己确定一个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间。接下来,我们需要寻找完成工作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形成一份工作计划来实施(这个计划可以放在自己心里,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积极完成。

改善现有工作结果

当自己工作或者分析别人工作的结果不理想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导致结果欠佳的原因。

面对整体工作内容

当我们需要面对一个整体的比较庞大,非常复杂的工作内容时,我们需要分析组成这个整体工作的各个部分内容,以及每个部分与整体工作关系是怎样的。然后通过解决一个个部分来最终完成整体内容。比如,将一个大项目划分成很多子项目,然后一个一个完成子项目从而实现大项目。

分析工作问题

一个比较好的分析工作的思维工具是“鱼骨图”,这是一种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的方法,又叫“因果图”。

鱼骨图

先在右侧鱼头出标注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确定大原因,标注在蓝色椭圆中。如果是作业类问题分析,可以通过人/材/设/法/环等方面入手:

如果是管理类问题分析,可以通过人/事/时/地/物等方面入手:

大原因分析好以后,分析具体的细节原因,把他们标注在小鱼骨上。大原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判断好坏,细节原因必须用价值判断词描述,比如...不良等。小原因必须细小到可以直接下对策。

努力工作=>业绩

努力工作!=业绩,如何将自己的努力转化为好的业绩。这需要我们抓住工作的重点,减少无效率的工作。

开始工作之前我们需要针对具体工作进行分析,分析出关键要素。根据80/20工作法则,有80%的工作业绩来自于20%的重点工作,另外20%的业绩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爬坡。这就需要我们很好地分析出工作的关键点,着手那些20%的重点,提升效率。

工作优先级排序

关键工作优先于非重点工作,那么哪些工作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呢?根据目标思维,可以给出以下工作的优先级排序:(注意:这里给出一般情况,具体工作的优先级需要与部门上司共同确定,而不是凭自己兴趣)

  1. 实现工作目标的任务(***** )
  2. KPI挂钩的相关任务(**** )
  3. 与客户体验直接挂钩的任务(**** )
  4. 领导或者上司等关键人交代的工作(*** )
  5. 导致风险发生的相关工作(*** )
  6. 其他工作(* )
    以上工作点的重要性和后面的个数成正比, 个数越多,重要性越强。

重要&紧急

重要的工作不一定紧急,紧急的工作也不一定是重要的。有经验的老员工总是即时做好工作计划,这样他们总是做着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做起来也是有条不紊。抓不住重点的同学,总是把紧急的事情当成重要的内容,不善于做计划排准备,所以做事情总是急匆匆,没有条理。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幷做好安排和计划,做到按部就班。对于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可以交付给相关人员办理。

SMART法则

为了辅助制定重要的工作目标,这里介绍一个思维工具SMART工作法则,SMART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 Special 明确性 目标需要具体明确,不可模糊
  2.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目标需要一个统一的清晰可度量的方法,需要用具体数据衡量
  3. Attainable 切实可行的 经过努力目标可以实现的,而不是太理想或者太简单,最好超出现有能力10%~20%的目标较好
  4. Relevant 相关的 实现的目标要与自己KPI和工作任务相关
  5. Time-based 有时间限制的 目标需要有时间限制的,和阶段性时间段的子目标

工作计划

制定工作计划很重要,“5W2H”法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工作总结

做工作总结之前,需要先检查工作成果。如果现状超出目标,总结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否可以被复制,或者可以被复制到哪些地方,可以整理成文档分享和保存。如果现状低于目标,总结问题处在什么地方,如果是作业类任务可以从“人/材/设/法/环”等方面分析,如果是管理类可以从“人/事/时/地/物”等方面分析。分析出原因后需要提出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的提出可以从“ECRS法”的角度入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