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里到乡下,我看到了哪些教育差异
我是一名毕业一年多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刚毕业时县教育局有规定:要在县城两所最好的小学见习一年后再回到分配的乡镇学校教书。于是我就被分到了之前实习的金慈实验小学。这所学校号称亚洲最大的学校,不仅占地面积大,师生数量也多,共计五千人以上。学校以素质教育立校,功能室齐全多样,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在慈利县范围内,这所学校当之无愧是是家长求学和学生就学的好地方。有幸在金慈工作一年后,我回到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开启了新的生命旅程,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难适应的过程,直到现在,我内心仍旧无法平静。我想把我观察到的城乡教育差异跟大家分享。
一、谈学生
众所周知,选择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就是选择了与清贫为伍,靠教书发家致富基本上是天方夜谭,这也是很多有志之士选择离开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但世界上有更多可亲可爱的人士选择了坚守,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无非以下几点:一是自己没本事跳不出去;二是因为舍不得自己手上的孩子。绝大多数有良知的老师都是因为第二点才选择留下。城里和乡里的孩子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智力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爱笑、会给老师送小糖果还有他们精心制作的节日贺卡、他们也爱调皮捣蛋,经常需要老师单独指导。但如果以班级为主体来看,城乡学生之间的差别就比较明显了,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城里学生课后常去上兴趣班,一个孩子可能会上几种不同的兴趣班,因此他除了学习之外还会拥有多种技能,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就会舞蹈、绘画、英语等等,这还只是最基础的。但相对而言,乡里的孩子在综合技能方面就比较缺乏。乡里的特殊孩子数量也会比城里多一些,对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干扰。但城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是影响其成长的决定因素,起更大作用的是我随后叙述的几个方面。
二、谈家长
老师在开家长会时经常会说:“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带出什么样的孩子。”也许这句话不是百分之百的精准,却也反映了家庭影响孩子成长的事实。相对而言,城里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孩子放学后自己还能辅导,但乡里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没有文化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城乡孩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方面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家长的思维方式也不太一样,城里的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健康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如果有活动都是争先恐后的参加,很少在乎服装道具费用。但乡里家长比较关心孩子的成绩,我到乡下来之后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孩子成绩不好,老师你把他管严一点,只管打!”听到这里胆小的老师吓都吓死了,祖国的花朵怎么敢打呢,现在老师打学生的后果可是一个小小的老师万万承受不起的。除此之外,城里学校的家校合作会更多一些,但在乡下是没有办法开展的。
三、谈教育资源
这一点城里和乡下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乡下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就已经很不错了,谈不上引进任何教学资源。就拿学校硬件设施来说,我之前工作的学校有书法室、美术室、舞蹈室、音乐室、主播室等等,而乡里的学校️即使有图书室那也是用来应付检查的,即使开辟了一些功能室但也缺少相对应的师资管理教学。从软件这一块来讲,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于老师。城里的老师既有平台又有机会,他们可以经常出外培训后带给学生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机器人课程、航模、计算机编程等,但乡下教育缺少一定的资源和平台。而且乡下的条件留不住老师,乡下发展的好的年轻老师都往城里奔了,还有没走的也都是寻着机会走。所以乡下年轻的老师比较少,多也都是阶段性的多,坚守的老师大都年龄偏大,但论乡下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奉献精神绝对是首屈一指。另外,还有许多隐性的教育资源,比如校园活动的教育作用等等。
四、谈教师待遇
待遇问题是每个老师心里的痛,无论城里乡下。之前有六安教师闹事才把这个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其实我们整个行业都是如此,教师工资低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内陆比沿海地区工资更低,简直低到尘埃里。养家基本靠幻想,生病基本没钱治,许多老师迫不得已开展第二职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但比较而言,城里教师的待遇还是要优于乡里老师,比如班主任津贴这一项都会多一些,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收入。乡里老师除了死工资,其它都是奢求。
五、谈教师个人成长
我认为成长是分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个人自我的觉醒,另一方面是环境促进个人的成长。第一个方面的成长是有难度的,因为它牵扯到个人人格和心智的方方面面。而第二方面的成长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环境。据我所知,城里老师压力比乡里老师大的原因是学校的活动比较多,除学生活动外,其它活动也层出不穷。如教研活动、工会活动、教学比武、基本功大赛等。所以即使教师本人不寻求突破,但来自环境方面的压力会迫使你去进步。但乡下的活动比较少,老师除教学任务外没有其它的工作,如同温水里的青蛙,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教师间的业务水平就没有太多可比性了。而且乡里老师外出参训的机会也会少很多,当然,如果个人觉醒的比较早,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乡下都会有很多锻炼的机会的。
分享到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孩子。刚毕业就参加了促进教育公平的为中国而教,在这个纯公益组织内我学到了许多我会受益终生的东西,享受到了许多年轻老师渴望而不可即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比别人成长的更多一些。除此之外,毕业后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我遇到了很多贵人和知己,他们的帮助让我涨了很多知识和经验,因此我获得了更多的平台和资源。写此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激励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呈现出一些存在的事实,让大家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