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架构思考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904人
kangomake
一、整体构架
整个APP架构上从上到下分为三层,独立于APP的通用层,通用业务层,业务层。业务层用来处理上层业务,业务层可以依赖通用业务层和独立于APP的通用层,而且这种依赖是单向的,由上到下的,不能下层依赖上层。
1.首先客户端整体架构的最底层有一个独立于APP的通用层,在这一层里有崩溃的统计,网络的第三方,分享的第三方库等。也就是说这一层的框架或者说架构放在任何一个APP当中,都可以起到一个底层的支撑作用,它是独立于APP之上的。
2.在独立于APP的通用层之上,有一个通用的业务层。比如说针对当下公司,他有一些通用的基础组件,比如说第三方库的二次封装,toast,刷新控件等,这些往往是和当下公司的业务相关的。但是对于APP来说,各个业务线,对于这些通用控件都有需求,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沉降到通用的业务层。
3.最上层就是我们的业务模块了,业务层的模块应该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尽量做到高度的“高内聚,低耦合”。
这么做的好处是为以后可能的组件化做准备,目前APP业务规模较小,等以后APP业务规模增大,需要进行重构做组件化的时候,在业务层加入中间层,进行业务模块之间的解耦,将会方便很多。
目标:单独拎出一个业务,不用做过多修改,然后就能生成一个新的APP。这个就是我们做整体的一个客户端的架构的目的或者说它的意义。
app架构.png二、设计思想
所有模块的开发,包括独立于APP的通用层,通用业务层,业务层,都应该遵循模块化的思想,做到高度的“高内聚,低耦合”。
实现模块化需要注意的点:
- 不跨业务模块使用宏,在开发中可以使用宏,但是不能出现全局的自定义宏,使用的宏只能在当前业务模块内使用
业务层不允许出现common组件,单个模块一定要分工明确,功能单一 - 去基类,单个业务模块内可以有继承关系,不能有跨模块的继承,例如,所有的Controller都继承一个基类。继承也是一种变相的耦合
三、设计模式
关于设计模式的选择,借鉴MVVM设计模式,将业务模块划分为Controller+View+Model+ViewModel+Service+Constant六个部分。
- Controller负责视图创建、组合,协调逻辑,事件回调处理
View负责控件初始化,设置数据,交互事件代理 - Model模型模块,分为网络数据,业务数据,UI数据三种类型
Service组建网络请求 - ViewModel负责业务逻辑处理,数据增删改查封装,线程安全处理,网络请求以及数据解析
- Constant存放该模块的一些公用的常量,例如通知名称,常量字符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