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生训练营

【书写人生训练营】3组+紫罗兰+《被讨厌的勇气》

2019-07-14  本文已影响2人  紫罗兰悦笔记

题目:揭开你潜意识思维下的三个“骗局”,你的人生将豁然开朗

打破束缚自己的三个心理桎梏,你的幸福人生由你做主

文|紫罗兰

在你痛苦的时候,是谁对你不离不弃,真正扶你走出伤痛的牢狱?在你遭遇挫折一蹶不振的时候,是谁鼓励你爬起来,继续向前?在决定你人生起落的大事件上,是谁果断地作出抉择,决定自己前方的道路?是妈妈?是爸爸?是爱人?是朋友?或许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会给我们建议,给我们关爱,然而,一个人如果自己不去思考,不去努力,不想向前,他人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告诉我们:谁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不是他人,而正是你自己!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感知框架,打破束缚自己心灵的桎梏,才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之一是岸见一郎,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高中时便以哲学为志向,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

另一位作者是古贺史健,自由作家,以对话创作见长。他创作的极具现场感与节奏感的采访稿广受好评,采访集《16岁的教科书》系列累计销量突破70万册。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

骗局之一:“我的童年塑造了不幸的我!”,人生的选择权力和责任只在自己

过去的因带来今天的果,童年的经历影响我们人生的现在和未来。这是很多人认同的观点。

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回溯原生家庭的创伤,是一种觉醒式的自我疗愈。但不是把所有的问题推给原生家庭,而是唤醒我们改变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追寻更高生命品质的初衷。

就像《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记得《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父亲抛弃了妻子和三个孩子。老大长大后,成了一个很有责任的父亲,因为在他潜意识的信念里:我不可以像我的父亲那样伤害家人;老二终生未娶,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信念里:我不信任婚姻;老三则做出了和父亲一样的事,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信念里:我要和我父亲一样。

每个人面对同样的过去,会走向不同的人生模式。

可能我们意识到原生家庭的不良模式:比如父母的控制、谩骂、要求完美、不会表达爱、索取等等。

通过与自己的对话,跳出过去的思维框架,来重新看待自己的过去,过去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看到问题在哪里,现在的我能如何应对和改变,心变得更宽广,从而完成“未完成事件”的修复体验,不良情绪被化解。

许多人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是因为过去的经验,可以毫不费力的指导我们,而改变意味着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所以,针对人们对过去的认同和人生模式的复制,《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出了目的论的观点:“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所以,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可以由自己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不受过去支配,不再将我们认定的东西设为一种障碍,成为一种虚假的认同。重要的是当下你是否想要真正的改变?是否有改变过去的勇气?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然而,阿德勒却说,这位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而恰恰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才制造出不安情绪。”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有可能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有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门而居的人常有的心理。

二、打破人际关系的束缚

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又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阿德勒提出了“课题分离”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也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我怎么爱你,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这就让我们从人际关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和人之间少了很多的纠结和烦恼。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第一小节,为什么讨厌自己。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都有目的。藉由年轻人的口,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不喜欢自己,是什么目的呢?”

于是哲人就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有脸红恐惧症的姑娘来找哲人,她因为有脸红恐惧症,她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她希望哲人帮她治好脸红恐惧症。哲人就说,脸红恐惧症很好治,但是我不会帮你治。因为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那么这个姑娘就能说“我之所以不能和我喜欢的人交往,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她就不用鼓起勇气来告白,而且被拒绝的时候她也能够说服自己,而且还会活在,“如果脸红恐惧症治好了,我就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了….”这样的幻想中。

她的目的,是“害怕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才会选择自己的一些缺点。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及了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如此引出了人际关系的话题。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然而,人不是一座孤岛。我们在这个社会中,必然要跟人取得联系。

导致我们产生很多心理困扰的往往来自于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我们要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呢?

青年说,“答案很简单。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这就是“价值”的问题。”

哲人用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假设你在工作单位捡了垃圾,但是,周围的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或者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人说一句感谢或表扬的话,那么,你以后还会继续捡垃圾吗?”

如果我们是为了寻求别人的认可去做这些事情,那么,别人不认可的时候,自己就没有价值了。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产生的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生是很痛苦的。

还有我在写公众号文章,文章的阅读量很高,我就很高兴,文章的阅读量很少,我就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足。如此,根据他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的价值,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我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而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当我意识到,我们没必要去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这样,我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无论别人怎样评价我,我都是那个内在自我价值感很足的自己。

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课题分离”这一主张。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起因,其实都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以“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为标准进行课题分离,把自己的“人生课题”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从某个角度来看,这就是去做好你能控制的,不让自己后悔遗憾。对于自己控制不了的,淡然待之。

三、打破“我能得到什么”的心理束缚,与奉献交朋友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有人就马上想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而阿德勒提出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

所以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来自于贡献。

阿德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幸福不是由具体贡献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贡献感”决定的,而贡献感是能由你自己决定的。

我们训练营的萌薇老师和许多小伙伴,就是拥有利他思维,用“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不断去分享学到的有价值的内容给别人。当别人觉得你很有料,就愿意跟你靠近,愿意听你说,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你就会越来越有价值,你就会拥有更多的能力去影响你身边的人帮助你成长。这时会处在一个正向的状态中。

他者贡献,让人有一种“我就在这里”的归属感。

尤其在单位里,对“利他“这个词许多人更深有体会。

我们都喜欢和利他思维的人一起合作,不会斤斤计较得失,除了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以为,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比如在一个部门,如果员工特别具有正能量和凝聚力,那必然是部门员工具有“利他思维”的,工作上彼此互助合作,相互补位补台,遇到难题一起想办法解决,工作效能非常高。因为每个人都是以“我能做什么”而不是以“我能得到什么”为出发点,这样部门员工的升职率也就非常高。

相反,部门氛围特别不好的,员工谁都怕谁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相互勾心斗角,结果肯定是工作效率低,部门口碑非常不好,对个人发展来说反而是一种制约。

正像书中说,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有了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你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